□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周玉林
□ 戴江 杨维波
她是社区妇女称赞的“贴心姐姐”、孩子心中的“保姆妈妈”、老人眼里的“爱心干部”,在服务社区“留守人员”方面,她大胆创新,真心帮助,备受群众称赞。
她就是贵州省安龙县栖凤街道西二社区党支部书记伍倩。
“假期学校”让“留守儿童”有新家
“留守儿童”一直是各地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2015年6月,任栖凤街道党工委委员、西二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伍倩,在社区里成立了“假期心联心学校”,聘请社区一批退休干部和专业人士当义务老师。
6岁的李文军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住。2016年8月,爷爷突然生病住院,奶奶要照顾爷爷,无法看管孙子,正着急时,邻居告诉她社区里有一所不收费的“假期学校”。这个消息让李奶奶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忙把孙子送到西二社区“假期心联心学校”。
“假期学校”第一期就受到社区群众的普遍好评,三期下来,在安龙县城引起了极大反响,今年1月又办了第四期。30名义务老师,都在社区内居住,随叫随到。
“假期学校”成立后,让社区外出务工的父母们放心了许多,也让爷爷奶奶们省了很多心,孩子们从第一期的15人增加到第四期的32人。
“妇女之家”让“留守妇女”更温暖
2014年,为充分发挥巾帼创业优势,伍倩积极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服务,提升妇女综合素质,积极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在西二社区开展“妇女之家”创建活动。
通过“妇女之家”这个平台,举办各类专题讲座、技能培训活动,发挥宣传发动、组织活动、维权服务功能,对身边事、家庭事、集体事等进行讨论协商,让妇情民意及时上传。
每年“三八”期间,伍倩还组织“留守妇女”免费健康检查、宫颈癌筛查,仅2016年就组织了228名妇女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及宫颈癌筛查,其中“留守妇女”78人。
为了让“留守妇女”能“守得住家”,2016年,伍倩积极为37名社区留守妇女争取“妇女小额贴息贷款”292万元,并组织培训妇女140人,通过培训推荐就业人数121人,自主创业“留守妇女”19人,就业率达95%。
“妇女之家”组建后,伍倩又成立了“留守妇女互助会”,在每个社区小组各设一个“妇女互助小组”。哪家有困难,“互助会”就牵头找组织、出主意、想办法,互助小组轮流深入困难家庭帮助解决,直到问题解决,困难解除。
“爱心妈妈”让“留守之家”充满爱
2015年2月5日,伍倩发动西二社区成立了“爱心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当天就有20多名退休干部、在职员工、个体户、工人等参加活动。
服务队成立后,经常关爱“三留守人员”,为他们献爱心、做义工。每当夜幕降临,在社区活动室里,经常灯火通明,“爱心妈妈”们聚在一起,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编织毛衣、帽子等“爱心礼物”。收集到一定数量后,伍倩就会组织“爱心妈妈”们到学校开展“献爱心礼物”活动,切实让社区贫困儿童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留守儿童”感受浓浓的母爱。
乔兴左脚残疾,在社区开了一个小诊所,医改整合后他失业了,只好当起了“赤脚医生”,收入不稳定。2014年7月的一天,乔兴在行医途中,不幸发生车祸,造成右脚严重骨折,长期卧床不起,家里越发困难。2015年年初,妻子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丢下他和两个可怜的孩子。
伍倩知道后,找来“爱心妈妈”帮助两个孩子联系学校读书,放假时把孩子送到了社区“假期学校”学习,他家也从此成了“爱心妈妈”定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
“爱心干部”让“留守老人”不孤单
面临社区人口老年化问题,伍倩率先一步考虑,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成立“老托所”,并向当地政府申请了3.2亩的项目用地,于2016年成功申报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816万元,现已经下拨中央预算,预计2017年年底建成,待项目建成后可容纳100名老人,将极大限度地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无力照料老人的难题。“中心”的建成,还将支持和鼓励许多“留守妇女”到“中心”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帮助“留守妇女”解决就业问题,为她们增加一些收入。
多年来,伍倩在关心、关爱和服务社区“三留守人员”上,率先示范、倾情服务、真心关爱,让“留守人员”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社会的关注、身边的关爱,让“留守之家”不再难,“留守的心”不再冷、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