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涵涵
“你们给评评理,我辛辛苦苦给她带孩子,反过来,她竟在家安摄像头监视我,这不是明摆着信不过我吗?她信不过我,我还不愿意给她看了呢。”2月13日,说起自己和儿媳妇之间的矛盾,在黑龙江大庆带孙子的李阿姨气得手直哆嗦。(据2月15日中国新闻网)
儿媳妇小张觉得在家安个摄像头,通过手机就能看见孩子,随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并不是为了监视婆婆。但她既没有事先征求老人的意见,事后也不让老人知晓,以至于老人的一举一动都在镜头下被窥视,无疑侵犯了其知情权、隐私权,损害了老人的尊严,撕裂了信任与亲情。
从人情的角度来讲,人伦情感是互通的,母亲疼爱儿子,奶奶疼爱孙子,都是一样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抛开婆婆照顾孩子是否合理、到位不言,仅凭婆婆撇开自己的生活,替子女照料孩子,子女本身就应该感恩。
的确,“嚼过的东西再喂孩子”极易传染疾病,但这需要事先做好预防、事后与婆婆好好沟通,比如在接婆婆来之前,由丈夫出面提前给婆婆“打预防针”;发现问题后最好也由丈夫出面沟通交流,委婉转达,让婆婆接受新的养育知识,最终婆媳观念达成一致,而不是采取这种家装监控的极端方式。
依照婚恋学理论,“角色认可”是婆媳间和睦相处的第一要素;“相互信任”则是第二大要素。家装监控引发的矛盾是基于信任危机。儿媳妇一方面委托老人帮自己带孩子,另一方面又不信任,猜忌替代了感恩之心,监控隔膜了亲情。想要随时随地看到、掌握孩子成长动向,应该是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而不是通过镜头监控孩子的言行举止;要维护良好的婆媳关系、家庭关系,也必须要婆媳之间、家人之间充分信任、相互认可,保持良好的沟通及平等和乐的家庭氛围。
据了解,不少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安装了监控,以往高精尖的安全设备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因此引发的矛盾也层出不穷。有家长监控未成年孩子的,也有雇主监控保姆的,虽然目的不一,但都引起轩然大波。毕竟,利用摄像头偷窥他人的私生活,属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可以依照法律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可见“家装监控”不是家长里短的小事,而是牵涉法律、道德、人际关系、亲情等诸多方面的大问题。如何知晓法律,处理好家人之间的关系,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