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贾莹莹
抗日战争期间,在日军倭寇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身高只有1.62米的抗日名将赵尚志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
我们从史料和电影里得到的对赵尚志将军的印象是英勇、直率,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来到英雄故里,采访到了赵尚志将军的本家侄女赵淑红,从她那里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赵尚志。
“爱国、团结、友善、民主”是赵家祖辈留下的家风家训,如今,这种传承正在赵淑红的家庭中继续发扬光大。
正直的性格来源于父亲
赵尚志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赵淑红女士告诉记者,这和他父亲从小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赵尚志的父亲是清末的秀才,后辞官不做,回到家乡开起了私塾。父亲是一个思想比较前卫的人,对封建礼数和陋习坚决抵制。在开办学堂期间他主张男女合办学堂;倡导男人剪辫子,女人不裹脚;摒弃孩子给长辈磕头行礼的传统,主张人人平等。
在赵尚志的故乡有一棵“尚志柳”,当年小伙伴们经常在柳树下玩耍。有一次,一个小伙伴问大家以后的志向是什么,“我的志向是以后能够有房子住。”“我的志向是以后能够丰衣足食。”“我的志向是以后能当保长,管着你们。”轮到赵尚志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的志向就是以后打保长,不让你们欺负我们老百姓!”
父亲开明的思想、正直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赵尚志,保护老百姓,成为赵尚志从小的志向。
和睦的家庭是传承“尚志精神”的灵魂
赵尚志的家庭是个庞大的大家族,四个哥哥七个姐妹,虽然家庭成员众多,但家庭关系十分和谐,也因为赵尚志的原因,他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相继参加了革命。
“自古忠孝难两全”,赵尚志将军因为投入抗日战争,始终没有成家,也没有留下后代。以至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尚志将军颅骨回家乡安葬时都是他的妹妹赵尚文老人进行安置的。
“虽然我们是叔伯亲戚,但我们和一家人一样。”赵淑红说。2004年,赵尚志的胞妹赵尚文搬回朝阳居住,在此期间,赵淑红和她的家人一直照顾老人。平时,不管工作多么辛苦,赵淑红都要抽出时间为赵尚文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聊天。尤其是老人生病期间,赵淑红尽心尽力在医院陪护,直至老人康复。
用实际行动传承“尚志精神”
现在的赵淑红是赵尚志纪念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20年间,赵淑红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足迹遍布原赵尚志纪念馆和赵尚志烈士陵园及故居的每一寸土地,讲解、接待参观人次已达10万多。
“很多人都认为赵尚志的家乡在哈尔滨,其实他是土生土长的朝阳人。我要用我的讲解,还原一个真实的赵尚志,让更多的人了解赵尚志将军的抗日故事。”作为讲解员,介绍起赵尚志将军的事迹,赵淑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赵家的本家侄女在讲解的就是自己家的故事。
赵淑红讲述英雄故事,不光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同时还因为她的热爱与执着,让家里人也同样喜欢上了讲述英雄故事,与她一起弘扬尚志精神,传递正能量。
赵淑红的女儿刚刚懂事时,就会在外人及小朋友面前,拿着小棍子,在墙上指指点点,学着她的样子念叨:“这里是尚志纪念馆,欢迎各位领导、同志们到此参观,请大家往里走……”女儿常说:“妈妈你是纪念馆的讲解员,我是马路讲解员,咱们一起为家乡做贡献。”
生在英雄故里,长在英雄故里,“讲英雄故事,弘扬尚志精神”已经成为他们一家人的共同追求、幸福所在。“我的伯父赵尚志将军对我们家庭的影响非常大,我们会一直秉承着赵家人的家风、家训,让更多的人了解赵尚志,传承‘尚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