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提到上海创业者,总是会被人们打上“只愿做高级打工者,却不愿成为创业者”的印象标签。对于上海人来说,一份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似乎比充满不确定性、风险巨大的创业更具吸引力。然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上海的这种“白领文化”正在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白领从办公室奔赴创业的战场。而拥有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他们,正在为上海的科技创业注入全新动力。
■ 耿挺
白领正成为创业主流
“我并不是一冲动就出来创业的,而是仔细研究了市场、技术,还找到了合作单位。我有信心,让我们的产品获得认可。”小李原本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如今已经成为一名科技创业者。对他来说,从辞职到创业的过程并没有显得过于艰难。尽管现在的收入只有之前薪资的几分之一,但小李却喜欢创业的自由和挑战,“给别人打工就是在刷同一个副本,而创业则是去挑战一个高难度副本,成就感完全不一样。”
与小李一样,经历过职场考验,本身有一定的积蓄,也有一定的技术或管理经验的白领创业者,与其他创业者相比,无论是在人脉、资源,还是决策、判断上,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他们创业的成功率更高,创业企业的发展道路也更加稳健和持久。在2016年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上,这样的上海白领创业者呈现井喷之势。
“不仅有由华为、IBM等知名企业员工辞职后创办的高科技企业,还有一些是由海归、高校及研究机构等高层次人才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一位创业大赛负责人说。据介绍,2016年上海创新创业大赛网上报名8597项,其中企业组7503项,占全国1/4,为2015年的2.7倍;最终287家优胜企业/团队脱颖而出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总决赛,有164家获得全国优秀称号;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的有10家,其中企业和团队均有一家获得全国第一名。
针对参赛队伍的一份调查显示,90%的参赛企业或团队负责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46%拥有研究生学历;参赛企业或团队负责人年龄多分布于26~45岁,其中30岁左右是创业者年龄的集中分布区。以高管为代表的高级白领正在成为创业的主流人群,曾经被一度认为是上海创业氛围的“劣势”正在逐渐转变成为优势,上海的“白领文化”正在向“创业文化”转变。
创业氛围是驱动力量
是什么让上海白领走上创业的道路?一个可以肯定的答案是,上海的创业氛围正在变得越来越浓厚,一个个创业成功的榜样和随处可见的创业场所,都在“挑逗”着白领们的创业冲动。要是没创过业,似乎都不好意思跟圈子里的人打招呼了。
创业氛围也体现在创业载体数量的激增上。随着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的创业载体数量已经达到500多家,包括创业苗圃90家、孵化器200多家、加速器14家、众创空间200余家,形成了“大院大所+”“央企总部+”“投资机构+”和“产业基地+”等众多嵌入式、专业化众创空间模式。
创业氛围还体现在创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上。仅仅过去一年,上海就有3651场各类创业导师活动,几乎一天10场,给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和提升的环境。想要获得创业服务,在白领工作生活的周边就唾手可得。在科技金融服务上,据统计,2016年完成科技贷款17.04亿元,贷款企业440家,其中主打产品履约贷实现贷款金额13.37亿元,有效缓解了科技中小企业的资金“老大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