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2/m2017020583e0873e802e458c9c846352ba0a57d9.jpg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陈若葵 据媒体近日报道,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在网上发布了几张停在行车道边直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2/05/035607.html

等待处理…

当孩子用炫富拼面子,作为家长——

拿什么“屏蔽”孩子的虚荣心?

2017/2/5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陈若葵

据媒体近日报道,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在网上发布了几张停在行车道边直升机的照片,称该直升机是家长开来专门接送其上下学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架直升机是为某楼盘搞活动运来的,当地街道并不具备起降条件。据悉,网上流传的这组“高大上”的图片,是学生为自己炒作而摆拍的。

炫富,曾经是一些成年人的癖好。然而,如今它也传染给了一些孩子。

“炫”与“晒”使孩子好胜心跑偏

在我们身边,类似于直升机这样虚荣、攀比的事件并不鲜见。

就在寒假前,北京市海淀区赵先生的车出了点故障,送去修理。转天早上改骑电动车送儿子赵斌上学,赵斌上车前迟疑了一下,脸上掠过不太满意的神情,不过还是坐了上去,顺利到达了学校。但是,下午放学时,见爸爸仍旧骑着这辆自行车来接自己,赵斌无论如何也不坐了。赵先生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儿子觉得坐电动车上下学,让自己很没“面子”,在同学面前丢人。赵先生不明白,儿子还不到10岁,对金钱还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怎么就学会跟同学比家里的车是不是“又大又亮”呢?

无独有偶。去年11月,初一女孩田淼就向妈妈聂女士提出寒假去国外旅游的要求。聂女士说:“我们原打算带女儿去西安玩玩,可女儿坚决不同意。”田淼有自己的理由:暑假有的同学去过日本、韩国,有的去过美国、加拿大,还有的去欧洲;班上有两个没出过国的女孩,她们已经报名寒假一起去澳大利亚游学了,另外的同学也有准备去新马泰、马尔代夫的。开学后,他们又会凑在一起讲自己在国外的经历、展示旅游靓照,还互送小礼物。“跟同学一比,我觉得自己没见过世面,一下子就矮了半截。”田淼说。

为了弥补女儿没出过国的缺憾,聂女士只好答应,并于去年11月中旬就在中青旅预定了去泰国的一条线路,时间是孩子刚考试完、正式放寒假前三天就走,“这样能省不少团费,等正式放假,价格也涨上去了。”聂女士在旅行社报名的当天晚上,田淼就在微信朋友圈内“大吼一声”:“千佛之国,我来了。”立刻收获了20多个赞。旅程还未开始,她就获得了大大的满足感,可工薪阶层的聂女士却付出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晒”也是孩子虚荣心膨胀的一个突出表现。据媒体报道,前不久,琳琳的外婆想用多年积蓄换套家具,15岁的琳琳趁着帮外婆数钱的机会,将自己和一堆钱在一起的画面拍下来,发到微博上,并写道:“看,这么多钱!羡慕我吧!”很快,同学和朋友就纷纷回复评论,享受着大家的惊讶与羡慕,琳琳觉得和平时那些晒名牌包、名牌鞋的同学比,自己也有了“晒”的资本。

春节期间,孩子们拿到了压岁红包,家里亲戚朋友多的,红包金额达到了几千甚至过万,部分孩子兴奋之余免不了在微信上“晒”。但是,“晒”有可能招来祸患。据媒体报道,去年春节,到河北省邢台姥姥家过年的小军,就因拿着4000多元的红包在超市购物时跟同龄孩子炫富,招致几名同龄孩子的殴打。而琳琳的行为,转天就为姥姥家引来了窃贼。据犯罪嫌疑人交代,琳琳的那条“炫富”微博让他们起了歹心,微博恰又设置了定位功能,这让他们很容易确定了外婆家的位置,从而实施了盗窃。

攀比、炫富已经成了一些儿童青少年争强好胜、维护自己面子的手段之一。无疑,虚荣已经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毒药”,更是增加父母负担的沉重“砝码”和灾祸的源头。

是谁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

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攀比也是如此。而“比”是人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当今社会,物品丰富,高档商品随处可见,这些物品往往令人赏心悦目,孩子很难抵御诱惑,好奇心驱使他们提出各种要求;而不甘人后的攀比心理很自然地使他们产生“别人有我也要有”的愿望。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成人世界的真实折射。比如有些成人做事讲排场、争面子;有的家长喜欢买名牌也给孩子买名牌,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某些家长无节制地给孩子压岁钱、零花钱和物质奖励……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容易引起孩子不正当的攀比。比如,有的家长以不恰当的表述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奖励:“如果你期末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妈妈就给你买一个比某某同学更好的手机。”“如果你能考班级前三名,暑假就让你去美国游学,咱们可以选一个时间长的,比某某同学去年去的多一周。”

攀比、炫富不但抬高了孩子的消费水准,而且导致他们的虚荣心越来越强。虚荣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脸面”,源于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人们为了面子,挖空心思、不切实际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多有能耐。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在同学面前“不掉价”,尽管家中经济条件不太宽裕,当孩子说某某有什么东西时,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勒紧裤带,也要满足孩子。

当豪宅、名车等家长们口中的攀比话题进入孩子的耳中,当电视、网络以及现实社会中的炫富攀比行为被孩子看在眼里,他们自然就有样学样,简单重复成人的话,模仿成人的语气去评价自我和他人。家长、成人社会之间的炫富和攀比心理,是造成孩子炫富攀比的根本原因。

帮孩子关注内在的修养

攀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攀比是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外在,使自己虚荣心膨胀;或者去追逐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容易引发心理失去平衡,陷入一种比较肤浅的“争强好胜”和物质欲望之中。另一方面,攀比也能使人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于他人,从而找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激发个人努力的潜力,给人带来向上的动力。父母要抓住孩子攀比心理积极的一面,改变孩子比吃穿、比消费的思想,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等方面进行攀比。

家长有义务让孩子明白,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对社会的贡献,不管怎样炫耀,都是源自父母家人的物质条件或权力地位,这些不是孩子自己的,实际上与他们自己无关。而大手大脚摆阔的结果,是挥霍了父母家人的血汗钱,甚至向不法分子亮出了家底,给家庭造成不利。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作为学生,我们可以和同学同伴比一比正能量的内容,将优越感建立在正确的事情上。比如给孩子看一些贫困地区的新闻报道和图片,节假日带他去体验“苦日子”,鼓励他多参加捐助福利院的公益活动、帮助弱者,等等。引导孩子多看看那些比自己生活条件差的人,感受自己拥有的已经很多很多,让他体会到自己在物质上已经比很多人优越了,并在无私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父母还可以“借题发挥”,转移其“兴奋点”,比如选择新的比较内容:谁的零花钱花得更有意义、谁的压岁钱捐给了灾区或贫困地区的同龄人、谁的学习用品更有利于学习、谁的生日过得简朴又与众不同;也可以把攀比变成动力,鼓励孩子凭自己的实力与同学比谁在学习上更努力、善于创新、进步的幅度大,谁勤于思考回答问题最积极;在人际关系上,比谁的朋友多,谁与同学的关系好;在劳动方面,比谁为集体做的事情多、谁更乐于帮助同学……从而让孩子理解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与追求,把攀比的内容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使之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更关注自己的内在修养,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判断,从源头上杜绝物质“攀比风”。

(本文提到的学生均为化名)

上篇:《不别离,我把世界都给你》教你如何爱孩子
下篇:读懂孩子的恐惧 给他抚慰和力量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