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7/2/m20170205366e5893b0e841f081da8e4cafadcb55.jpg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任然 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从“四川省家庭建设文明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7-02/05/035603.html

等待处理…

家庭规模小型化 家庭结构核心化——“四川省家庭建设文明情况调研报告”显示:

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责任

2017/2/5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任然

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从“四川省家庭建设文明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获悉,四川省城乡家庭呈现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特征,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责任。与此同时,随着家庭向核心化方向发展,夫妻生活私密性与赡养老人、抚育后代等家庭功能存在较大冲突。

该报告是四川省婚姻家庭及妇女理论研究会2016年关于四川省家庭文明建设情况调查研究的成果。

调查由四川省妇联统一制作问卷,通过行政区域分层抽样确定样本,在四川省每个市(州)的至少2个县(市、区)进行抽样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5220份。问卷涉及家庭建设主体的基本情况、性别意识、家风观念和家庭建设情况、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情况、家庭文明建设活动需求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共计63个。

问卷调查对象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比例大致相同;受教育程度多为“大学”和“高中”;体制内就业样本数量高于非体制内就业样本数量。

调查对象年龄段“20岁~50岁”占比接近八成。报告认为,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来看,该年龄段基本囊括了家庭生命周期6阶段中的前5个阶段(“家庭组建阶段”到“中年夫妻家庭阶段”),涉及4个转折过渡期。每个阶段虽说都面临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其核心都与“夫妻角色”“父母角色”的形成、调整有关,都要求维系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父母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等众多社会关系。

家庭结构核心化

调查数据显示,“核心家庭(3人及以下)”比例为38%,“4人家庭”比例为33%,“5人家庭”比例为19.5%,“6人及以上家庭”比例为9.5%。

从数据可以看出,四川省城乡家庭建设主体和家庭环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调查认为,这一趋势与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结构变迁总体趋势符合。

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农村家庭规模大于城市,但从变化趋势上看,农村家庭小型化、核心化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调查分析表明,这将会对家庭功能产生深刻影响,传统大家庭的许多基本社会功能将日渐萎缩,或被其他社会组织取代。如核心家庭由于家庭结构关系日益简化,导致人力、时间及资源在应对家庭养老、后代抚育时会捉襟见肘,出现力不从心的状态;老人赡养功能部分由国家、企业、个人创办的各种养老机构承担,婴幼儿及儿童照料也由各种社会抚育中心不断承担。

调查显示,当家庭养老及后代抚育仍由家庭承担时,家中妻子、丈夫及老人对于谁来负责上述问题的观念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数据显示,四川省家庭主流地位观是认可成员之间平等的,在观念上认可“带孩子、照顾老人做家务”是夫妻双方责任的比例为54.5%,而实际生活中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此项责任的情况只有29 %。其中,观念与实际差距最大的是“妻子”选项,实际上主要由妻子承担责任的情况比观念上认可的情况高出13个百分点;其次是“老人”选项,实际比观念高出11个百分点;在“丈夫”选项上,实际比观念仅高出1.5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这表明家庭建设中如果需要某一方做出更多让步或牺牲时,“妻子”往往会是第一人选,“老人”也常会被当作后备队对待,这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不利于家庭和谐建设。

对此,该调查研究课题组人员之一、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张雪梅博士解释,“家庭结构核心化不止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是一个趋势,而对于四川这样的农业大省,这样的趋势亟待部分家庭功能的社会化,但目前一些公共服务及相关政策等还并不完善,男女平等还未完全实现,致使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责任。”

张雪梅进一步阐述:“男女平等不仅是意识上的平等,还需要达到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程度,有相应的生产关系来保障和调节。而我们之所以在实际中达不到性别平等,就是因为目前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还达不到。”她举例:“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那么社会和人的发展就排在后面了,同工不同酬,生二胎的保障政策跟不上,就会体现在就业的过程当中。”

“核心化”与家庭功能的冲突

有关家风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随着家庭核心化倾向,夫妻生活私密性与赡养老人、抚育后代等家庭功能有较大冲突。

从数据来看,以3人以下小家庭(以下简称小家庭)和5人以上家庭对比,在“恋爱对婚姻的重要性”中“非常重要”选项上,小家庭高出10个百分点;在自评“爱恋对方”的比例上,小家庭高出近 8个百分点;选择家庭安全感“很强”、 家庭责任感“很强”的比例上,小家庭分别高出4.3个百分点、10 个百分点。

由此表明,家庭规模对恋爱观及对爱人态度、家庭责任感、家庭安全感的影响都很明显,其中对恋爱观和家庭责任感的影响最为明显。家庭规模越小,其越看重恋爱在婚姻中的作用,自评“爱恋对方”的比例越高;家庭规模越小,其安全感也越强,责任感也越强。

调查显示,家庭规模对于老人共同居住的喜好程度、隔代抚育效果的评价上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学历越高,就越不喜好与老人共同居住。而男性比女性更接受与老人共同居住。且由于受我国家庭养老传统的影响,35%左右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虽不喜欢与老人共同居住,但也觉得应当与老人共同居住”。

而被调查对象选择隔代抚育“弊大于利”和“很难判断”的比例合计为87.8%,表明家庭对隔代抚育的主流观点仍然是倾向于不认可或怀疑的。但是,相比于女性,男性更认可隔代抚育。由此可见,夫妻双方在追求家庭结构核心化中存在纠结。即使夫妻从恋爱观、安全感及责任感等各方面都更认可小家庭结构,但从养老观念上认为应与老人共同居住的依然不在少数;即使对隔代抚育都存在质疑,但部分家庭仍旧依赖老人对孩子抚育的帮助。

“核心家庭化趋势,夫妻二人生活更受到重视,而传统大家庭中二人生活是很难私密的,所以这是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发生碰撞的结果。”张雪梅博士如此阐释夫妻生活私密性与赡养老人、抚育后代等家庭功能有较大冲突的主要原因。

四川省妇联妇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兴睿则认为,核心家庭成为未来家庭的主要结构,将有助于平权家庭的建设。但受到传统观念制约以及公共服务、市场对家庭照料功能分担不足的影响,家庭建设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又会回归复合式家庭。家庭中有了夫妻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父辈的干预,会在夫妻相处、后代抚育等问题上对家庭关系造成一定影响。

李兴睿同时认为,无论是核心家庭还是复合式家庭,会随着家庭需要发生阶段性变化,她希望社会能够为家庭照料提供更加自由多元化的选择,“夫妻可以毫无压力地选择三口之家,也可选择与老年人共同居住,或者是‘一碗汤’的距离。老人不必非得帮助子女照顾后代,可以享受个人舒适的晚年生活,也可以选择一段时间的三代同堂生活,完全出自每个家庭成员的个人意愿,可以协商,而非没办法而为之。”

上篇:孩子成才需要家文化滋养
下篇:“咬 春”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