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夙伟
上周四,“古装剧《美人私房菜》因收视过低遭遇紧急撤档”的消息不胫而走,浙江卫视于次日证实了该消息,并宣布临时提档《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有消息人士透露,该剧既无宣传又没有买收视率,因此卫视排名才20开外。日前,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电视剧收视率造假的黑色产业链宣战。(12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
据了解,目前在购买、播出电视剧过程中,围绕着收视率作假,一个组织严密、操作有序的“地下黑产业”已经形成。即使是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的作品,也必须花高价购买假收视率数据,否则就可能面临停播、降价甚至颗粒无收的境地。制作业对此怨声载道,但又不得不屈从。以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万集电视剧计,全年有40多亿元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实际上,近些年的收视率“乱象”屡见不鲜,收视标准不统一,收视率造假,电视台“唯收视论”等现象都饱受诟病。正因此,国家标准委批准颁布了《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这一国内首个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但并没有遏制住收视率造假的势头。
其实,遏制收视率造假乱象,固然应该着力于“确保数据的客观公正性”,但如果以此作为评判节目质量的唯一标准,同样缺乏客观公正。比如捧红了某伪“养生专家”的某节目,收视就位居全国第二。
崔永元曾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虽然不尽准确,但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对收视率的盲目追求确实已经成为电视节目低俗的根源。一味地媚俗,不仅会导致质量下滑,而且会在社会的导向上失去了价值判断的准心,使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受到极大损害,又反过来促进了收视率造假,造成恶性循环。
遏制收视率造假,关键在于摒弃“唯收视率”,收视数据不能成为节目评价的唯一指标,避免收视数据在市场分析和节目评价中的滥用,除了“传播力”外,“引导力”“影响力”和“专业性”更是电视节目的基本属性。而确保节目能够引发观众心灵的共鸣,具有引人向上的精神激励力量,以“引导力”“影响力”指标考核电视节目的社会效果,既不可或缺,也是对“收视率造假产业链”的釜底抽薪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