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12/m2016120625e9b17781824a4ebfc3505b1f48e0cd.jpg
编者按 近日,女记者小段自杀,引发舆论哗然。哀其不幸者有之,怒其不争者有之,痛骂不忠男友者有之。小段之死令人痛惜,亦值得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12/06/034020.html

等待处理…

偏见之过:轻视女性自我价值导致轻生悲剧

——也评女记者自杀事件

2016/12/6

编者按

近日,女记者小段自杀,引发舆论哗然。哀其不幸者有之,怒其不争者有之,痛骂不忠男友者有之。小段之死令人痛惜,亦值得同情。本文作者痛定思痛,分析了女记者轻生的社会文化因素,指出在传统文化偏见影响下,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认定太低,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 张红萍

11月27日凌晨,女记者小段殉情跳楼身亡。有朋友认为她的这一举动太傻,我的第一反应是:为谁殉情都不值得。

上网查了有关此事的信息,看了小段的照片以及同学们对她的印象,同学们说:她是一个坚强、善良、热情的好姑娘,不是软弱想不开的傻姑娘。这才是问题的所在,这么好的女子,为什么就做了这样愚蠢的选择?

显然,在跳楼前的六七个小时里,她遇到了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她投入过多的感情被宣判了死刑,马上就要实现的婚姻梦想瞬间化为乌有。在她写下的长微博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一年中,她对爱情和即将到来的婚姻投注了太多的感情和太多的想象。在这份感情中,她是一个美好的天真的接受者的角色,是一个乞求者的角色,也是一个没有自我的角色。但同时她又是一个能包容与原谅男人的角色:“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有多难得,我要用最真的爱打动你,包容你原谅你。”但是对方残忍地拒绝了她的请求,她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于是她宁愿失去生命,也不能让美梦破灭,她怀揣着她的爱情与婚姻的美梦从11层的高楼坠下。

一个将近而立之年的女子,为了爱情与婚姻,在与男性建立亲密关系时,采取了完全失去自我的态度。为了爱情和婚姻可以放弃自己的工作,可以放弃自己的独立,几乎是可以放弃一切。女性为了感情与婚姻变得如此没有自我与人格的做法,我想决不仅仅是小段一个人的所为。

一个人希望美好的感情和幸福的婚姻没错,但小段已经被自己投入的感情和对婚姻的期盼蒙蔽了眼睛与心灵,她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感情与婚姻已经放大到足以让她幸福也足以让她毁灭,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在媒体工作,已经29岁的女子,会为感情与婚姻轻生?如果她不是把爱情和婚姻看得重于一切,她会如此轻生吗?可是,这不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偏见对女性的诱导吗?不就是美满的婚姻有多么重要,家庭才是幸福的源泉诸如此类吗?这不就是周国平说的:“一个女人,只要她遵循自己的天性,那么不论她在痴情地恋爱,在愉快地操持家务,在全神贯注地哺育婴儿,都无往而不美……但是,一个女人才华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会做一个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给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女性不就是接受了这样的爱情、婚姻鸡汤才认为爱情、婚姻、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才是最重要的吗?“大陆新儒家”蒋庆说的:“做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才是中国女性成就感与归属感的根本所在……做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则不是对中国女性的必然要求,更不是中国女性生命意义的最基本的价值依托。”不正是这样的传统思想使女性认为爱情、婚姻、家庭、丈夫、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吗?我们的父母不也认为一个女孩结婚比事业更重要吗?

正是这种性别文化偏见让中国的女性在爱情婚姻上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让她们乞求于男性,让她们在找到一个男人后变得那么卑微。这种性别文化偏见让她们死盯着一个目标——嫁人!结婚!本已焦虑的她们,又被归入“剩女”之列,一旦抓到的最后一根稻草又要失去,而她们又为此付出了全部的感情时,她们也就失去了最后的理智。其实许多女性非常优秀,但爱情、婚姻的魔咒使她们愿意抓住一个比自己品行差的男性,只要能达到结婚的目的。这种悲剧不断地上演着,只不过这次更极端一些罢了。

传统文化偏见过低地评价女性的事业与追求。迫使女性不能从容地做自己的事情,过自己的日子,更别说活出自己的精彩。对女性的这种教导像有毒的空气,到处蔓延,导致女性完全无还手之力,只能乖乖就擒。小段的死应该警醒女性:爱情不是你的生命,男人不是你的人生,婚姻、家庭不是你的全部。女人的尊严与价值高于一切,即使没有爱情婚姻,你的人生同样精彩!即使没有男人,你也可以活成女王!即使是你一个人,你也可以有许多的追求!生活是广阔的,爱情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小段值得人们同情,但她对自我价值的认定太低,令人遗憾。

热爱生活,爱你自己喜欢的事情,爱你自己!这才是我们女性对待生活的应有态度。(作者为性别问题研究学者)

上篇:多部门合作反家庭暴力 应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下篇:探索妇联改革与社会组织发展的互促之道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