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苏建军
近日,河南洛阳市妇联带领市直机关20多位爱心妈妈和6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国家级贫困县汝阳县的小店镇龙泉小学,看望关爱这个偏僻乡村的留守儿童们。妇联干部、志愿者们和孩子们聊天谈心,了解困惑需求,还和孩子们做起“抱团”游戏,孩子们和爱心妈妈抱在一起,和小伙伴抱在一起,欢声笑语中孩子们感受着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力量,孩子们的天真、坚强也打动着志愿者们。
在洛阳,一大批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妇联干部、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志愿者等奔走在贫困乡村,为那里的孩子们送去妈妈般、朋友般的关心关爱。为了更好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洛阳市政府近日也出台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的监护照料和更好的关爱保护。今年年底前,洛阳市将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网络。
在加强关爱服务队伍建设方面,洛阳市要求,市、县、乡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拨付必要工作经费,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工作经费、有专职人员、有制度措施。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门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民政等部门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其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
为保障工作经费,洛阳市要求各级政府多渠道筹资,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建设、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承担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任务的部门经费落实到位。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为形成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合力,洛阳市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民政、教育、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扶贫、妇联等多个相关单位组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民政部门对经济困难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符合相关条件的优先纳入农村低保、临时救助。会同公安、妇联等部门,精准界定、精准排查、精准识别,摸清底数,建立留守儿童数据库。中小学校对留守儿童全程动态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加强教师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形成结对关爱网络。
洛阳市要求各级妇联,依托村(社区)妇女之家、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和其他监护人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法治宣传、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情况,加强亲情关爱。
在加强家庭教育方面,洛阳市还提出,在政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和其他临时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人单独居住生活。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责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并对父母进行教育。建设农村家庭教育网络,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其监护能力。
为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洛阳市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乡村经济,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促进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为保障工作落实,洛阳市政府将适时督查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执行情况,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门每年要对各县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情况及辍学率进行排名,对排名后三位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或通报批评。
针对这一实施意见,洛阳市妇联结合新时期留守儿童现状,提出“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不掉队、党政引领社会各界献爱心”的口号,在深入调研、摸底建档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出适合洛阳市情、满足孩子需求、社会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妇联职责。努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有效载体,健全制度、明确管理。二是充分发挥妇联优势。调动社会各界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三是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依托村(社区)妇女之家、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和其他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法制宣传。四是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作用。组建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队、心灵关爱服务队、家庭教育讲师团,为留守儿童送去心灵关爱,让孩子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