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帆 曾钰诚 张晓雨 费楚君
我们在贵州平坝县天龙镇打磨村虾儿井组实地调研中发现,当地公共空间建设发展势头“猛”得让人激动。从山坡到田地,从边缘到中心,打磨村虾儿井组都投入了不菲的资金,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来修整乡村公共空间建筑及景观,以打造虾儿井文化、彰显虾儿井组的个性和乡村精神。眼下,虾儿井组的公共空间设施、建筑及景观建设的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和体量之大都让人惊叹,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乡村公共活动之繁、仪式之多更是让人应接不暇。不过,在惊叹和热闹之外,我们还应该作一些冷静探析。
虽然经济发展落后,但该村公共空间建设积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村内加大了传统公共建筑的保护力度。本组成员走访调查发现,无论是组长抑或是普通村民都异口同声地表示,随着该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组里对传统公共建筑的保护愈加重视,禁止村民私自拆毁传统建筑。若因建筑老化,年久失修出现倒塌风险等情形时,需采用应急维修方案,不得拆毁乡村传统公共建筑。
其二,随着村落被列为国家传统村落,打磨村虾儿井组更加重视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近三年来修建或正在修建如观光亭、村民活动中心、篮球场、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便民设施。大多数村民都对公共服务便民设施的修建持肯定态度,认为有很多好处,便利了生活。
其三,村内公共道路整洁,环境保护工作到位。“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句话真切深刻地体现在虾儿井组的村民生活实践之中。虾儿井组很早就将环保理念推行于丧葬习俗之中,现在全村已经全部实现火葬;村内的垃圾每周都有人定期清理,但需每家每户缴纳5元清洁费,用以支付工资开销。虾儿井组已全面禁止烧山开荒,保护林地资源。
该村公共空间建设虽然火热,但本组成员调查发现,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隐隐让人担忧。
首先,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使用价值不高。使用价值体现在公共设施的使用率上,例如村民集资修建的公共厕所建在一个小山坡上,举办活动时才会打开厕所的水阀,但这样的活动一年中只有两到三次,所以使用率很低。新置的健身器材在村里也基本是孩子的玩物,村民一般不会刻意跑去使用健身器材,该村的孩子也不多,所以健身器材的实际使用率非常低。修建这些公共设施是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本组成员看来,这些设施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虾儿井组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经费多数来源于村委会组织村民集资获得的款项,但用于传统村落保护的专项资金应该包括对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维护费用,那么为何还需要村民自己筹款?专项资金的使用应该做到使用一笔公开一笔。
再次,像修建村民活动中心、篮球场、观光亭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募集资金的相关决定,村民没有主导权,往往是村委会(村支书、村主任、各组组长)进行商讨,然后向村内及各组发布决议,村民必须依照决议的规定缴纳集资款。本组成员从村民口中了解得知,只要村委会或者村组说要筹集资金修建公共基础设施,他们一般都会交钱,至于所筹集的资金具体用于何处?用了多少?部分公共基础设施是否改建?他们都回答不上来,均称不知情。
最后,村民缺乏参与决策的意识。当本组成员问及:“村委会或者村组的集资决定没有征求你们的意见,你们是否持有异议或者感到不满时”,村民非常平静地回答道:“这有什么意见,村里或者村组的决定肯定是为全村好啊,我们啥都不懂,都交给村里或者村组决定了。”村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有权利参与决策的过程,没有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影响决策的出台。
那么,为何对此种对自己意义并不大的决策愿意出钱出力?本组成员了解到存在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村民基本不知道他们有权利影响村委会做出的决定;第二,一个熟人社会中选举出来的村主任或者组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村民个体若提出反对意见,难以被认同;第三,村委会做决策是惯例,村民对于决策也已经习惯性地遵守了。
基于上述问题,本组成员认为,在乡村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设乡村公共空间,不应盲目效仿城市的做法,应充分考虑村民的首要利益,听从村民的多方意见,优先建设村民急需的公共设施,始终在建设中真正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始终以村民的需要及福祉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