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9/m2016092969abac87f4ce42c1aea50061faa15af7.jpg
■ 木须虫 孩子文具的质量好坏一直备受家长关注,记者走访数家文具店,发现目前不少纺织类文具有些刺鼻气味。于是,记者购买了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9/29/032085.html

等待处理…

含毒文具危害不亚于“毒跑道”

2016/9/29

■ 木须虫

孩子文具的质量好坏一直备受家长关注,记者走访数家文具店,发现目前不少纺织类文具有些刺鼻气味。于是,记者购买了带味儿的笔袋、文件袋、饭盒袋等8种样品,并将其送至北京一家化学实验室检测甲醛含量。检测结果显示,8种笔袋、文件袋、饭盒袋样品的甲醛含量均大于0.2mg/m3,其中一款蓝色的饭盒袋甲醛含量达0.27mg/m3。(9月25日《新京报》)

孩子文具含毒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近期央视一档节目对学生用品做了一次抽查,结果发现笔帽、固体胶等课桌上的用品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胶水甲醛残留、本册亮度超标等。去年江苏省质监局发布的文具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显示,笔、橡皮、修正液中普遍检出塑化剂、有机溶剂残留和卤代烃等。记者采访的随机抽样与检测,再次证实了问题的普遍性。同时,也展示出问题的尴尬。检测虽然有结果,却没有一个刚性的标准来度量其含量是否超标,而更关键的是,随机的检测仅仅只是甲醛一项指标,露出的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

虽然我国从2008年4月起开始实施《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有了几乎涵盖所有文具用品的安全技术标准,然而总的来说强制性规范的执行显然未能体现出足够的“强制性”,同时,该规范并未对文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等指标做出强制要求,折射健康安全标准制定与完善的严重滞后。

近些年来,与少年儿童有关的用品“含毒”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毒玩具”到“毒校服”,从“毒跑道”到“毒文具”,几乎问题都如出一辙:强制标准缺失,监管依据缺乏,检测监测机制不健全,监管滞后、力度欠缺等等,折射出治理体制与方式的落后。往往是问题积弊丛生,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由舆论推动才在治理的改善上前进一步,例如今年针对“毒跑道”从国家到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事实上,文具含毒的危害并不亚于“毒跑道”。不仅文具种类繁多,可能含有的各种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的种类更多,而且文具是易耗品,防止其有毒物质超标的危害,比治理“毒跑道”一劳永逸要难得多。然而,“文具含毒”更容易被忽视,这些物件都很小,而且其危害是潜在的,所造成的后果是间接而不易觉察与证明的,这在某种程度也导致了治理的惰性。

“文具含毒”期待监管提速。不仅文具应纳入质量安全的监管范围,加快完善制订相关质量安全标准,逐步扩大强制标准的范围,规范文具生产,建立常态抽检监测、不合格产品召回以及问题企业黑名单制度,守好市场关口。而且,还应升级监管治理的思维与理念,针对少年儿童身心的特殊性,有必要参照国际惯例,逐步完善少年儿童用品、少年活动场所严格的强制标准体系,实行强制认证和严格的市场准入,形成针对少年儿童环境健康保护的系统治理格局。

上篇:奥数培训:生怕别人家的孩子抢跑
下篇:八成家长对全纳教育不了解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