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涵涵
24日,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首批推出100辆“公务的士”,在为公务员提供公务用车定制服务的同时,还可为公务员家庭用车提供服务。乘车人员必须要出示公务员证件,才可以搭车。(9月25日《京华时报》)
据报道,“公务的士”实时用车方式针对的是日常公务出行、临时会议出行等,用车单位可通过电话叫车等方式约车。尽管有关方面抱有公车集中调度,透明使用,有效解决公务交通问题的良好初衷,但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从细则上看,“公务的士”存在几处弊端:首先一条是“在为公务员提供公务用车定制服务的同时,还可为公务员家庭用车提供服务”,引起极大关注。
公务员因私出行及家属出行,此时的身份与普通消费者无异,“因私个人出行的公务员可享受8折优惠”,依据何来?差价谁补?
尤其是“可为公务员家庭用车提供服务。乘车人员必须要出示公务员证件,才可以搭车”更是使得公务员身份成为高高在上的特殊凭证,在民众打车难、打车贵的现实环境中,不知不觉留下笃信权力、迷恋特权的印象,极易引发不满情绪。
其次,“公务的士”终还是“的士”,不能脱离市场竞争这一基本规则,“公务的士”则不同,提供定点保障服务的车辆会停靠在福州市政府办公区外待命,以供调配。出租车是服务全社会的大众交通工具,理应对顾客平等对待,童叟无欺。“公务的士”不仅浪费了本就紧张的出租车资源,更有可能引发不良效应:依此类推,公务商店等亦不久矣。
其三,“公务的士”需要明晰的成本账。其运营成本、目标利润几何?其中公共财政可有分担?盈亏如何处理?可有严格的论证、审核程序?相关数据不能含糊不清。
“车轮上的腐败”早已成为民众焦虑的社会顽疾。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下大力气进行公车改革,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规范处置公务用车,实行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有力遏阻了公车私用等腐败现象,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受到群众欢迎。而此类“公务的士”俨然背离此道,是否该紧急“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