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8/m20160824ee0be4283bb441c3a5f74ae4a90fb0dc.jpg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周玉林 “我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除了同事领导的一起共同努力,家庭的支持更是密不可分。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8/24/030938.html

等待处理…

张建波家庭:

视艾滋病患者为平常是最大的关爱

2016/8/24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周玉林

“我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除了同事领导的一起共同努力,家庭的支持更是密不可分。”云南省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波谈起自己从事近20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他首先感谢的是同事和家人,“我的工作没有家庭的支持,根本无法进行。”

“刚开始时,家人特别担心我,有时甚至连洗碗都不让我洗,生怕我把手划破了,工作中不小心感染了。”谈起往事,张建波轻松的表情下有些许凝重,但更多的是幸福。

“接触艾滋病是机缘巧合”,但也因此改变了张建波的工作和生活。

1997年7月的一天,第二人民医院收治了两名非常年轻的病人。医院对他俩什么药都用了,就是不见效,病情还越来越严重。张建波参加会诊后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对他俩做HIV病毒检测。结果显示是阳性。由于没有药物治疗,两个年轻生命就这样无助地逝去。

那时人们对艾滋病还很歧视,但两个年轻生命的失去,让张建波很想从学术上了解艾滋病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当时英国贝利·马丁基金会正在大理做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张建波成为他们的志愿者,下乡村走社区,一做就是三年。三年后,张建波开始向基金会申请项目,从普通干预到大众宣传再针对高危人群,诸如失足妇女、吸毒人群和男男同性恋等等。

时间来到2004年,“那时我们没有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眼看着病人离世,张建波非常痛苦。通过贝利·马丁基金会,张建波得到了中国艾滋病首席科学家曾毅院士的帮助,“给了一些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去年我们申请到了曾毅院士工作站,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医院院士工作站。”

张建波曾经接诊过一名20余岁的女孩。女孩感觉身体不大对劲,怀疑自己是否感染了“那种”病。

张建波详细询问了女孩的症状,在为她做完检查后,建议她做一个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当然,也许你没被感染。如果查出被感染的话,也不必担心,现在有药物可以控制了,我会帮助你一起渡过难关的,但你要了解它,它有8至10年的潜伏期……”

经过半小时的交流沟通,获得女孩同意后,开始抽血、化验……

“病人最需要的是爱心和关怀,哪怕一句话、一个细节都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在与患者接触中,张建波把他们当作平常人看待,“艾滋病患者都很悲观,对他们的安慰和关怀很重要。”

曾经有一名患者在得知感染艾滋病后,完全处于孤立和绝望的境地,遇到张建波后,他说:“是张医生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初为人父时,让张建波感受到那些艾滋病儿童失去父母的痛苦,“我儿子有的玩具,他们也应该有。”此后,张建波更加关注他们。儿子张清骁4岁时,张建波就给他讲一些艾滋病孤儿的事,让儿子慢慢接触这一群体。

每个儿童节张建波都会带着儿子和医院同事的孩子与艾滋病孤儿、小艾滋病患者们一起玩耍,甚至请媒体来报道。“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名,而是让大家知道和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一起娱乐、学习、游戏是不会被感染的、没有危险的,不要歧视他们。”

从5岁开始,张清骁就跟着爸爸走近艾滋病孩子,和他们一起学习、游戏、吃东西,让他们感受到“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艾滋病孩子和他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孤儿,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如今,张建波在和大理市妇联开展艾滋病反歧视工作,告诉人们艾滋病可以防治、可以和大家一起正常生活,“关爱不能过度,重要的是消除歧视。视他们为平常,就是最大的关爱。”

上篇:中国为全球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下篇:女排凯旋 场面沸腾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