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士瑜
在我国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空勤家属。她们既是飞行员的妻子,也是戍边卫国的女军人。如果把飞行员比作大漠中的胡杨,她们就是依偎近旁的红柳,为了挑起家国重担,她们和丈夫一起在大漠戈壁扎下根来,守望着祖国西北的大漠蓝天。
“选择了你,我就是你的铁杆僚机”
“你选择了飞行,我选择了你。自从嫁给了你,走进这个蓝天方阵,我就下定决心要做你的铁杆僚机。”这是不久前,刘娜给正在执行驻训任务的丈夫李锋的信中所写的话。
今年年初,李锋随单位整建制执行任务,当时刘娜正身怀六甲。预产期临近,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刘娜用这些浪漫的语言表达了对丈夫的支持。
可是,想当好丈夫的“铁杆僚机”并不容易。
2014年的冬天,石金鑫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医生诊断要做支架手术。考虑到丈夫正处于改装训练的关键期,石金鑫的妻子张明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告诉丈夫,自己独自陪着婆婆带着公公从新疆飞到北京做手术。直到公公身体明显好转,张明明才告诉丈夫真相。
今年年初,石金玉要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他很珍惜这次开拓视野、提升技战术水平的机会,心里却放不下怀孕5个月的妻子杨琳。体贴的杨琳读懂了丈夫的心事,斩钉截铁地说:“家里有我,你放心。”
怀孕6个月时,杨琳不幸小产。深感愧疚的石金玉想请假回来陪着妻子。电话里杨琳只说了一句“老公,你安心飞行,我没事”,用坚毅和柔情化解了丈夫的牵挂。
“空勤家属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家属”
“特招不仅是为了丈夫的事业,空勤家属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家属。”陈嘉莉这样定位自己。作为单位的计生干事,陈嘉莉经常深入一线,为来队家属宣讲优生优育的知识,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知心大姐”。
像陈嘉莉这样,婚后活跃在军营里的各个岗位上,继续建功立业的空勤家属还有很多。
单位改装新机,使命任务拓展,运用英语指挥和通话成为新课题。飞行员们从航校毕业到改装三代机,放下书本太久,重新拾起英语格外困难。
“我想试试!”特招前是英语教师的肖雪主动请缨当起了英语辅导员。她标准的发音、精美的课件,让飞行员们仿佛回到了大学校园,大家学得也格外认真。年底,肖雪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最佳‘五员’军嫂”。
朱振华的妻子刘李霜雨入伍前主修新闻广播专业,入伍后在单位“雪狼”网络电视台和“雪狼之声”军营广播担任主持人,工作干得也是有声有色。
28把钥匙串起邻里信任与关爱
一路向西,追随着丈夫的航迹,在荒漠之地筑起温暖的家,这就是空勤家属的选择。然而,同时身负家国重担,她们也遇到过不少难题。
2013年年底,闫明亮外出执行任务,留下了刚到此地不久的新婚妻子许艳。
当时,驻地遭遇寒流,气温低至-20℃。许艳下班后发现钥匙落在了出租车上,人生地不熟的她在寒夜踩着厚雪,四处寻找开锁公司。2小时后,门打开了,许艳却被冻得感冒发烧。
后来,大家一起聊起,才知道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以前上学时,都有‘楼长’阿姨帮忙开门,咱们为什么不选出一位‘楼长’呢?”不知是谁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
“哪位姐妹再把自己锁门外,就来敲咱家的门。”褚金涛的妻子张小莉是个热心肠,主动揽过了这个活儿。此后,大家都主动留把钥匙给张小莉。时间一长,张小莉那里共存放了28把钥匙,俨然成了“大管家”。
28把钥匙寄托着飞行员和空勤家属的信任,也串起了空勤家属互帮互助的热情。
之后,她们还成立了互助组,每周挨户走访,调解家庭矛盾、接送孩子、照顾老人也成了日常工作。大家还建了名为“远亲不如近邻”的微信群,谁家有事在群里说一声,很快就有人伸出援手,让邻里之情温暖着每一位空勤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