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8/201608119265ca004a7d4270b3b51782858c70b9.jpg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陈若葵 2016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7月6日~16日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北京某著名高校附小合唱团的孩子们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8/11/030550.html

等待处理…

一次集体出行 暴露人格教育短板

2016/8/11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陈若葵

2016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7月6日~16日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北京某著名高校附小合唱团的孩子们,在有着76个国家和地区的283支合唱团参与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喜获银杯。

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国门,参加比赛、参观博物馆、游览风光;一路走来,收获了很多,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

感恩之心公德意识缺乏

就在孩子们欢喜骄傲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陶醉于异国他乡美景如画的同时,该校校长给家长发出一封长信,道出了自己的种种担忧和无奈。

旅行中,校长看到的是,有些孩子出门就跑,不懂得抬头看人看路,冲上公交车还会大声喧哗,不懂得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让座。在食堂吃饭,时常插队拿取食物。看演出时大声喧哗,来回晃悠座椅,一同观看的外国观众实在忍受不了,两次回头提醒,对于老师的再三教育,也是置若罔闻。

没有节制的贪吃、贪玩现象严重,有的孩子吃自助餐取的很多,吃不了,就扔掉,餐厅人员直摇头。老师反复提醒,孩子照样我行我素。

一些孩子比较自私,生活、学习中从来不会主动帮助年龄小的、行李多的、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即便是老师指定,也是百般的不情愿,直到最后也没有做到。

怕孩子想家,老师一路上管理着、帮扶着、照顾着,所到之处,不错眼球地盯着孩子,生怕出点什么事情。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但在打给爸妈的电话时翻脸比翻书还快,不仅喊累,还说老师不帮自己,撒娇、矫情、甚至撒谎,对老师的辛苦付出只字不提,缺少基本的感恩。

……

这些孩子来自北京某著名高等学府的附小,其父母大多是这所高校的教师,属于精英一族,如果单单从这两个方面来论,这群孩子应该说是从小受到过良好教育,甚至可以说是精英教育。然而,从校长列出的种种具体事例来看,情况却不尽然。就音乐特长而言,这些孩子确实是出色的,但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不能不说这些孩子还欠缺很多。

欠缺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它所折射出的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

孩子何以如此自我

这样的情形并非仅仅发生在北京名牌高校附小孩子的身上,

如今,大多数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备受宠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对他们更是有求必应、呵护有加。这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我是家里最重要的,所有的人都得围着我转。”自己就是要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高档的。

以吃为例,家长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让孩子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却很少考虑餐桌上的家庭教育,以至于一些孩子的“吃相”很是不雅:就餐时目中无人,在盘子里“翻江倒海”;有的孩子见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不顾他人,独霸、独吞、独占、独享,家长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这所附小的孩子,为什么在吃自助餐时宁可浪费,也要一次取很多食物。

在与同伴的嬉戏中,经常会有孩子独霸游乐场的大型玩具,直到自己玩够了才肯离开,全然不顾其他小朋友正在跃跃欲试,对此,父母并不加以引导,以便让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有的孩子偶尔把自己的东西赠予了同伴,爸妈不仅不会给予肯定和赞赏,反而大加斥责孩子傻;有的孩子,在学习上帮助同学,花费了自己一些时间,家长还会认为孩子这样的选择,有可能耽误自己的学习、会为自己制造潜在的竞争对手……

还有,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地铁上,年幼的孩子穿着鞋在椅子上跳来跳去,踩脏了椅子或踢到了旁边的乘客,家长很少制止;在公共场所或大街上,一些孩子随手扔垃圾,父母视而不见;在餐厅里,两三个甚至更多孩子打打闹闹、大声喧哗,严重影响其他用餐者,爸妈淡定观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有的爹妈公然带着孩子在火车、飞机上随地大小便,且视之理所当然。

凡此种种,都会对孩子造成无形的影响,使他们逐渐远离分享、友谊、付出、爱心,久而久之一些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凡事只会想到自己,从不为别人考虑,更不懂得分享、给予。

据媒体报道,一位高中生与同学聚会时花了1000多块钱,而他的父母恰恰双双下岗,平时靠打零工增加收入,这1000多块钱足够家里一个月的生活费。当家长责备他花钱大手大脚时,高中生表现出的不是愧疚而是不满,“你们赚钱还不是给我用的,老实讲请那么多人聚聚,花这点儿钱已经很少了,人家还嫌我小气,让人家玩儿得不高兴呢!”面对如此冷漠与自私的话语,这对夫妻很是伤心。

此外,在升学和就业压力下,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成绩,把智育看作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通道,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条件,生怕孩子累着还怕耽误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他们不让孩子做家务,限制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不让孩子担任班干部。由于家长太在乎孩子的分数,孩子也会被分数牵着鼻子走,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和同学比、和同学竞争,学会了斤斤计较。

在现实中,又确有个别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枉顾公平、正义,采取非常手段,致使学生间的一些竞争失去了应有的规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不公平竞争,这又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众多孩子和家长的恐惧心理。怎么办?自己就得有样学样。于是,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不少天资聪颖的宝贝,从会说话起,就被爸妈带着学了很多的专长、技能,却在最应该学规矩、学礼貌、学感恩、学爱心、学习遵守社会公德、培养同理心的幼年阶段,父母、家庭却没有让他们学会可以享用一生的品德。

子女成才,除了智力因素,还有许多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品质、性格、毅力、劳动观念、人际关系、社会常识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是成全一个人最终能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胜过他的聪明才智。如果家长不重视对孩子德行的培养,就等于自己亲手把孩子毁了。

养成教育从小培养

一个人能体谅别人、关心别人、懂得感激和付出,是需要训练的,这种训练就是礼貌教育、规则教育、合作的教育,使孩子具有同理心、克服自己的私欲。

礼貌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父母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比如,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文明的“吃相”不是即兴“表演”,而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家庭教养。对孩子的餐桌教育包括全家人各就各位方可动筷、用餐时保持桌面整洁、细嚼慢咽、吃东西或喝汤不出声、不翻捡盘中食物……

古语说,己正而后才能正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先要有公德心、规范自觉的行为举止,才会培养起孩子的公德意识和文明举止。这体现在家人平时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过马路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需要排队的场合,不插队;在电影院、剧场里里,不随意走动、大声喧哗或交头接耳,看到令人兴奋或害怕场面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东倒西歪影响后排人的视线,也不能晃动座椅;在图书馆,不发出噪音,避免影响他人学习。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文明的行为,就要立即制止,并告诉孩子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对社会或他人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者,好的父母应该引领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合作中学会公平竞争。当然,在合作中孩子也可能会受人欺负,会吃亏,没有关系,这是孩子成长中必上的一课,在合作中遇到问题,孩子就不得不思考、学习宽容和谦让、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吃小亏、顾全大局。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孩子如果懂得感恩,不仅仅会对父母报以感激,更能与周围人友好相处。感恩教育越早越好,要让孩子从小知道父母的辛苦,有意将自己工作的艰辛和赚钱的辛苦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学会节俭。不要让孩子吃独食,常常吃独食的孩子,会觉得好东西都应该是他的,习惯了被给予,只会索取,所以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上篇:没有了
下篇:社区“众筹”儿童阅览室 不亦乐乎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