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唐山大地震纪念墙前摆满鲜花,人们用这种方式追思40年前唐山大地震中逝去的亲人。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周丽婷 见习记者韩亚聪
40年前唐山的那场灾难来临时,刘瑞芬26岁,陈秀敏13岁,江南2岁。他们一个失去爱人,一个死里逃生,一个看着弟弟离开人间。他们是唐山无数家庭的缩影,那段伤痛的记忆挥之不去。
十年前,当他们出现在2006年7月29日中国妇女报的特刊上时,关于大地震的记忆已经历经30年光阴,但陈秀敏依然“每逢夜里打雷、下雨、刮风,我都特别害怕,从来不敢一个人待”,那些伤痛仍旧如影随形。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刘瑞芬、陈秀敏和江南不再害怕重提往事,甚至说起亲人逝去的瞬间时,她们也多了几分从容。“40年时间,悲伤已经慢慢地被过滤掉,沉淀的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坚强。”江南说。
心怀感恩是唐山人的不变品质
刘瑞芬把十几张照片整整齐齐地放在信封里,39年前自己和儿子的黑白大头照、20多年前和老伴的合影、9年前家里十口人的全家福……她时常拿出来细细地看着,每当这时,她眼里总是噙满泪水。
40年前的那场灾难带走了刘瑞芬的爱人,她“感觉天都塌了”。然而,作为唐山人特有的坚强让她走出伤痛、勇敢地重组家庭,地震造成的残缺逐渐在她的生活中消失。
7月27日,当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再次见到刘瑞芬时,她已经是唐山市翰林雅居第二社区的居委会书记。2013年年底,这个社区建成后,当时已经63岁的她受命从事起了社区工作。
十年之变,刘瑞芬俨然已经成为社区的“大家长”,爽朗的笑声和响亮的嗓门备受居民喜爱。采访中,不时有居民咨询办理健康卡,刘瑞芬都一一耐心解答,“我就想把社区变成一个温馨之家,让大家都能生活得更美好,而不是光顾着自己。”也正因如此,今年7月初,她刚刚在由唐山市妇联举办的“寻找最美抗震母亲”中获得“最美抗震母亲”的称号。
十年里,刘瑞芬也有不轻易向人诉说的苦。2014年,她一手拉扯大的二儿子因心脏病去世,“提起他我就揪心得疼,从5岁拉扯到结婚生子,比亲生的还亲。”看着2007年的全家福,本想“痛快聊天”的她还是没能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照片上的人已经不全了。”
继子去世的打击不亚于40年前那场灾难,但刘瑞芬的坚强让人动容。“唐山人的坚强你想象不到,大地震时很少看到有人哭,生死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她心里的唐山精神,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坚强,而与坚强同行的是,唐山的感恩精神。
尽管已过去几十年,刘瑞芬仍然与曾照料过她的一位山东医生亲如一家。她的两个儿子结婚、对方的孩子结婚,两家人都会互相到场祝贺。“心怀感恩是唐山人的不变品质,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了感恩。”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刘瑞芬捐了1000元,并有机会通过广播直播连线灾区人民,在广播中,她发自心底地为他们鼓劲:“兄弟姐妹们,你们要挺住,要血有血、要肉有肉,我们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一年后,她又带着重组家庭的感想和经验,奔赴四川,为40多个因地震而重组的家庭做疏导。一对重组家庭的夫妻听了刘瑞芬的经历,感动得落泪,并和她互留了电话。
每当听到新闻里说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刘瑞芬的心瞬间就被揪了起来,因为她永远忘不了那惨痛的瞬间。转过头来,小孙子叫着“奶奶,我想你了”,她就又觉得在一切灾难面前,总有力量支撑着人们不倒下。
一定要带孙女看看我的“家人”
7月27日晚,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纪念日的前夜,陈秀敏手机上的那个特殊的微信群里热闹了起来。
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群成员都是在40年前那场大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孤儿,他们也被称为“唐山地震孤儿”。他们都曾在震后被政府安排到邢台育红学校学习、生活。
微信群里,曾经在邢台育红学校时的同班男生,召集大家第二天去唐山大地震纪念碑广场参加悼念,同学们纷纷表示结伴而行。陈秀敏有些遗憾,因为要照顾两周岁的孙女,她不得不放弃到现场悼念。
与十年前相比,陈秀敏变得更加坚强。夜里打雷、下雨、刮风,她不再战战兢兢,这不仅仅是因为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重提那段痛苦的记忆,更是因为这十年间她收获了幸福和希望。
2013年儿子结婚、2015年孙女出生,以及因拆迁即将分到手的240平方米的大房子,都让已经退休三年的陈秀敏喜上眉梢。
在陈秀敏心里,唐山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感恩。她总是说,40年前唐山人因为得到四方支援而渡过了难关,不能忘。2008年汶川地震后,陈秀敏在忙碌的上班间隙,抽空去医院找熟人插队献了血。
十年前那次回邢台育红学校,陈秀敏专门去献了200毫升的血,“我也没有别的表达方法,只好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的感恩。”她说,她等待着孙女长大成人,到那一天,她会带着孙女去邢台看看她的“故乡”和“家人”,把感恩精神传承下去。
过滤掉伤痛就是坚强
7月28日早上,江南有那么一瞬间,突然想走上前抱抱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但她又不忍破坏表面的平静。
40年前的这一天,江南出生仅3天的弟弟在地震中丧生,也是家里唯一的罹难者。除了自己家的这段经历,作为唐山市广播电台的一名新闻人,江南在采访中不断地被感动着。她还记得,几年前的一次直播连线中,一头是地震孤儿,另一头是石家庄育红学校的原校长。几十年后,听到地震孤儿与校长对话很自然地开口叫了一声“老爸”时,江南泪流满面。江南说,这样的故事很多,她能体会到那份真挚的情感。
十年前,江南牵着5岁女儿杜懿楠的小手在唐山大地震遗址的照片,在本报刊发后,感动了很多人。十年后的今天,5岁的女儿长成了身高1.65米的大姑娘,现在唐山一中就读高二。
对于5岁时的记忆,杜懿楠已经模糊,但对于唐山大地震,她有着清晰的认识。“7.8级的大地震毁了一座城市,带走了很多人,但多方救援拯救了这座城市,我很感恩他们。”
在唐山,很多像杜懿楠一样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那场灾难,但他们却懂得感恩和奉献。玉树地震时,杜懿楠拿出了自己的衣服、书包、文具,寄给了灾区的小朋友,今年的“7·28”纪念日之前,她又报名参加了志愿者,为那些重回唐山的抗震老兵提供一些便利服务。
“新一代的唐山孩子,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段伤痛,但他们古道热肠,懂得感恩,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江南说,唐山精神是一种含泪奔跑、坚韧不拔的精神,“又一个十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悲伤已经慢慢地被过滤掉,沉淀的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