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7/20160728b0c32e8c974a4864a32fbd22579b4f2f.jpg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等法律就将禁止对儿童实施暴力纳入其中。但是,频频发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7/28/030107.html

等待处理…

预防针对儿童的暴力,你知道多少?

2016/7/28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等法律就将禁止对儿童实施暴力纳入其中。但是,频频发生的儿童受暴事件证明,思想观念的转变并没有因为明确严格的立法而发生快速的转变。

■ 张雪梅

随着儿童权利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和儿童观的初入人心,儿童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2016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将暴力管教孩子作为家庭暴力予以禁止的规定,再一次引起社会公众广泛的讨论:打孩子真的就是违法吗?

什么是针对儿童的暴力

我国签署并对我国生效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或照料不周,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针对儿童的暴力是指对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身体暴力、情感暴力、性暴力、忽视,导致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以及尊严受到实际或潜在的伤害。根据暴力性质,儿童暴力伤害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身体暴力、情感暴力、性暴力及各种形式的忽视。

不能将暴力管教行为合理化

在传统暴力管教理念中,很多父母和社会大众认可体罚儿童,基于考虑管教的目的和不严重的程度而将一些暴力行为合理化,社会大众也往往采取包容或习以为常的态度,从而更加放任了父母对儿童的一些暴力行为。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中也规定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未成年人和侮辱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因此,父母的观念要尽快更新。

暴力会影响儿童终身发展

遭受暴力行为会导致儿童大脑过度且反复出现应激反应,引起大脑释放有害化学成分,破坏大脑细胞的生长,并扰乱健康神经元回路的形成,毒性压力可能破坏大脑对压力的应对机制,并导致身体机能过早老化。

暴力对儿童造成的危害,不仅体现为直接的身体或心理创伤,而且会影响其以后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暴力对儿童的严重危害可以导致儿童出现终身的社会、情感和认知障碍以及危及健康的行为。

同时,对儿童的暴力行为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针对儿童暴力发生率和后果》东亚及太平洋报告指出,所有形式的针对儿童的暴力都会造成受害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抑郁,包括自我伤害、自杀倾向、试图自杀、过早开始吸烟、酗酒和吸毒;施暴者的行为很多是因为其儿童时期经受虐待或忽视的结果。有过暴力受害经历的青少年,所受到的身心伤害会显著地增加其行为不端或犯罪行为的危险,犯罪青少年曾经遭遇家庭暴力的比例明显高出一般青少年的比例,他们遭受家庭暴力之后的身体受害情形、心理创伤情形与以负面行为回应受暴的情形,均较为严重。

暴力伤害还给社会造成儿童住院治疗、心理咨询治疗和长期康复保健等儿童福利费用的增加。联合国近期相关研究显示,对儿童的身体、精神和性暴力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七万亿美金的负担,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8%。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委托的一项关于中国儿童虐待经济成本分析研究的初步估算显示,2010年中国因儿童虐待造成约276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由此造成的仅与健康相关的经济损失约为1220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中国GDP的2.06%,严重超出了因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脏病造成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

前期预防比后期救助更重要

预防是减少及最终消除针对儿童的各种形式暴力的最有效的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除针对儿童的各种暴力伤害的发生,其最突出的价值在于避免了各种形式的暴力对儿童造成的一切可能的伤害。

联合国相关研究显示,对儿童的身体、精神和性暴力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七万亿美金的负担,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8%。另一项研究显示,每投入一美元用以消除对儿童的严重暴力体罚,即可收获11美元的回报。可见,一分的预防比十分的后期救助更加重要。

因此,保护儿童免受各种暴力伤害应当从预防入手。这些预防措施包括:通过对儿童本身、儿童家长和照顾者、学校及教师、社区成员以及与儿童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的意识提升与教育培训,提高儿童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周围关键人保护儿童的能力,增加儿童所处环境的保护性因素、减少伤害性因素,形成对有关暴力伤害行为的整体威慑力与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建立严密防护儿童受到暴力伤害的保护网等。

预防儿童暴力要了解重要事实

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预防工作:

第一,受到暴力的儿童通常不敢站出来自我保护,他们感到害怕、羞愧和担心受到歧视。一些儿童甚至已经习惯了充满暴力的生活。

第二,有些针对儿童的暴力行为是陌生人实施的,但是更多的是熟人所为,比如父母、亲戚、兄弟姐妹、朋友、看护人、同学和老师等等。

第三,某些特殊儿童群体更容易受到暴力,比如残疾儿童、无人照看儿童、家庭成员结构发生变化的儿童、触法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和流动儿童等,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

第四,轻微的暴力行为还没有引起重视,对儿童的暴力行为往往会持续反复发生,暴力不仅在家庭里可能存在,在学校、社会机构都可能存在。

第五,多种形式的暴力并存,男童、女童遭受暴力的形式可能存在不同。

预防策略

201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题为《就藏在眼前:对暴力侵害儿童的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指出,针对儿童的日常暴力可能无处不在,但并非无法避免,并提出预防与减少针对儿童暴力的六大策略,这些策略是针对儿童暴力的有力预防措施。

第一,为父母、看护人及家庭提供支持。针对家庭成员、看护人和父母开展教育活动,促使其采取正面育儿方法,降低家庭中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第二,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应对风险及挑战。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掌握知识技能,以非暴力的方式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鼓励其在暴力发生时寻求适当支持,这对在学校和社区内减少暴力行为至关重要。

第三,扭转公众态度,改变传统观念,杜绝暴力与歧视。使暴力行为无处可匿,从根源上杜绝暴力行为的发生。

第四,加强为儿童提供的服务与支持。鼓励儿童寻求高质量的专业支持,并对暴力行为予以报告;帮助儿童更好地应对暴力问题,并抚慰受害儿童经历的创伤。

第五,通过实施法律政策,为儿童提供保护。实施并执行儿童保护相关法律及政策,有力地向社会公众传达这样的信息:暴力行为绝不被容忍,施暴者必将受到法律惩罚。

第六,开展数据收集与调研,了解暴力行为相关信息——它以何种方式在何处发生,哪些社区和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最大;为了更好地设计干预策略、制订可测量的目标和时间期限,以加强项目监督,这是极为关键的一点。

帮儿童提升防暴力风险的能力

为预防儿童遭受侵害,开展相关预防教育工作,帮助儿童应对风险和防范暴力侵害。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与孩子多交流,帮助儿童掌握知识技能,以非暴力的方式积极应对风险。在预防儿童遭受暴力侵害尤其是性侵害、拐卖等严重暴力犯罪方面,家长要告诉孩子十个注意问题,特别是当孩子独处时更要学会预防和应对风险与侵害:

不轻易跟陌生人说话;对待熟人也要有警惕;单独行走时不走无人或人少处;出必告、反必面,夜晚不单独外出;单独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不熟悉的人约会包括网友,不跟不熟悉的人到车里、家里或偏僻处;不贪图小便宜,不要不熟悉的人给的零食、饮料、玩具、和钱财;不到歌舞厅、游戏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不泄露个人隐私;背心裤衩遮盖的地方不让人碰。

(作者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全国妇联特聘维权专家、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

上篇:没有了
下篇:绝不用金钱鼓励孩子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