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7/20160727ec6cc3cdaa0d45119d8042ad26eee0d9.jpg
1976年7月28日,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40年后,新唐山浴火重生。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临近,唐山市妇联等部门近日评选出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7/26/030053.html

等待处理…

唐山大地震中的“最美抗震母亲”

2016/7/27

1976年7月28日,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40年后,新唐山浴火重生。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临近,唐山市妇联等部门近日评选出了“最美抗震母亲”,40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也随之再次开启——

在那些向死而生的日子里,无数唐山妇女擦干眼泪,毅然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事业中去。

她们的辛勤付出,为唐山从悲壮走向辉煌,在毁灭后重新崛起贡献了巨大力量;她们的坚韧乐观让我们知道,灾难可以摧毁一座城市,却无法摧毁唐山人的精神。

今天,让我们走近3位“最美抗震母亲”,聆听她们重塑心灵、重建家园的故事。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周丽婷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世界地震史上的惨烈瞬间,里氏7.8级的地震导致24.2万人遇难,16.4万人重伤,唐山,这座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城也夷为废墟。

然而,唐山人凭着“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在废墟上重建了新唐山,实现了“凤凰涅槃”的伟大奇迹。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和振兴唐山的伟大进程中,广大女性,特别是母亲们表现出的顽强和坚韧令人震撼和感动。

灾难可以摧毁一座城市,却无法摧毁人的精神!

在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刻,伟大的唐山母亲们,用温馨、果敢和大爱支撑起一个个家庭,投身到新唐山的复建与振兴中来。

为纪念唐山抗震四十周年,唐山市妇联、唐山劳动日报社、唐山广播电视台于4月下旬联合下发通知,开展“寻找最美抗震母亲”主题活动,以全市范围内在唐山大地震时30~40岁左右的母亲为主要评选对象,最终评选出20位唐山市“最美抗震母亲”和20位唐山市“最美抗震母亲”提名奖获得者。

在7月28日抗震纪念日到来前夕,唐山又举办了纪念抗震四十周年“寻找最美抗震母亲·新唐山的骄傲”主题讲述活动。

唐山市妇联主席张进霜说,通过展示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中的巾帼风采,希望当代年轻女性发扬抗震精神,在家庭、岗位、社会中演绎好人生的各种角色,开拓创新,努力拼搏,为加快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综合性沿海强市贡献“半边天”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近3位母亲,聆听她们的故事,感受这几位母亲在向死而生的日子里,如何用坚定的信念和意志重塑心灵、重建家园。

乐观母亲马翠兰:

甭管咋着,咱都得好好活着

在葛昌秋的心目中,87岁的老母亲马翠兰是他的骄傲。“唐山大地震之后,母亲在大灾大难面前撑起了我们这个家,还用她的乐观感染了许多乡亲们。”

1976年7月28日凌晨,马翠兰一家还在熟睡,突然她感觉头被撞了一下,瞬间老草房也塌了。马翠兰挣扎着坐起来,清醒后意识到是地震了。她开始一边呼救一边在废墟中拼命扒拉,寻找身边的一双儿女。最终,丈夫、儿子昌秋和女儿素文都在马翠兰的帮助下从废墟中爬了出来。

这场地震,马翠兰居住的大院里失去了20多条生命。

眼见四处残垣断壁,一片狼藉,家园瞬间尽毁,惊恐未定的人们又陷入深深的绝望中,哀叹“这还怎么活!”此时,马翠兰站出来安慰大家:“甭管咋着,咱都得好好活着,绝不能被吓死!”

马翠兰带着昌秋姐弟和附近几个院的乡亲们来到村子南边开阔的玉米地里避难。安置好大家,她又回到倒塌的院子里,找到了做饭的冷灶,拔出没砸坏的铁锅,又扒出一袋刚收完的小麦,踉跄着背麦子、搬锅,到了村南一处土坎儿,和老党员葛庆会一起埋锅、生火、煮麦粒……

“那是我们吃的震后第一顿饭,也是最特别的早饭,虽然难以下咽,却是最有‘营养’、最有力量、最值得回味的早饭。”40年过去了,大家还对那顿饭记忆深刻,正是这顿再粗糙不过的饭,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勇气。

大震过去,余震仍然不断。马翠兰把自家能用的炊具和扒出的粮食全都拿出来给了大伙儿,一连几天都在灶台前为大家做饭。一天中午,有人急匆匆地跑过来,向马翠兰的女儿素文喊:“快去看看吧,你妈倒在灶台边了……”众人忙乱之时,大队的赤脚医生葛秀环突然想起从大队卫生室扒出的药品中还有一支强心针,她赶紧去找。万幸,在救治下,马翠兰再次从死神手中逃脱。她醒来时竟乐呵呵地对大家说:“阎王爷不要我呀!知道我还得给大伙做饭吃呢……”在场的人都抹着眼泪,拉着她的手笑了。

马翠兰说:“经历了生死大难,才真正懂得了生命的重要,活着就是好!”之后好多天,她每天仍旧守在灶台,为全生产队的老少爷们、婶子大娘、姐妹们做着可口的饭菜。

同院的葛凤忠和老伴在地震中身亡,留下了智障的儿子。马翠兰挂念他的生活,草棚子里关心他的吃住;简易房里常去看他的被子是否潮湿;冬天提前为他做好棉衣;除夕让女儿送去刚出锅的饺子……

马翠兰还时常叮嘱儿女要多帮助那些地震中失去了壮劳力、人口少的人家盖简易房、干农活儿。她说:“远亲不如近邻,遇到了事儿才能看出真假,能帮人就帮人。”

因为马翠兰的裁缝手艺好,家里地震中没被砸坏的那台老缝纫机也成了宝贝。马翠兰帮着一家家做衣服,究竟给多少家裁了衣服、做了多少件,她早已记不清了。当年,她用一瓢鸡蛋换的那把推子也几乎理遍了村里的老少爷们的头发。回忆起来,马翠兰幽默地说:“最难剃的头,还是地震后那几个月没洗的,熏人的脑袋。”

2006年,唐山市委宣传部开展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征文时,马翠兰的老伴写的回忆文章《我家有个“抗震婆”》获奖,得了500元奖金。他对儿女们说:“没有你妈,就没有咱们这个家,我深深地爱着你妈!”捧着奖金,两位老人眼里闪着泪花。

80岁高龄的马翠兰,以前从没拿过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不会写,可这个没文化的老太太愣是在晚年干了一件“文化事儿”。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她每天坚持画画,把自己过往的经历慢慢地用画笔进行了再现。一段时间后,她拿出了180多张蜡笔画。

这些年,在马翠兰的坚持下,每到春节,老葛家都会举办“家庭颁奖会”。“忠、孝、仁、勤”的家风,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成员遵循的守则。

前些日子,孩子带马翠兰来到南湖,在唐山大地震纪念墙前,她看着一个个人名,默默献上一支菊花,“咱们得好好活着……” 她轻声说着,潸然泪下。

赤脚医生边秀红:

救人要紧,一刻也不能耽搁

“最美抗震母亲”边秀红是唐山市丰南区丰南镇小王庄村村民。40年前的大地震,唐山伤亡惨重,而在震后最关键的几天,正是由于乡村赤脚医生的及时救治,把很多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边秀红曾经就是这些乡村赤脚医生中的一员。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多,边秀红叫醒生病的大儿子起床喝水,还没睡下,伴随着闷雷似的轰鸣,地震了。边秀红瞬间把儿子搂进怀里,还没往外跑,住的草房就塌了。幸运的是,全家五口人都只受了点皮外伤。

将老人和孩子安顿到安全地带后,边秀红和丈夫马上去救助四邻,并成功救出了隔壁的四口人。

天刚蒙蒙亮,村干部就组织村民到打麦场集合,大家一起动手搭了两个大棚安身。看到那么多村民受伤,边秀红想,得赶快把药品扒出来救治伤员。她冒着余震的危险,跑回已是一片废墟的家中扒药。好在药箱没砸坏,药品被抢了出来。

几个小孩胳膊被砸断了,边秀红找来木板为他们固定。有个伤员的胳膊脱臼了,边秀红又没有复位经验,可如果不及时救治,伤员不仅疼痛难忍,还可能留下后遗症。边秀红当机立断,叫人按住伤员,大胆地拉住伤员的手臂伸直打旋转,还真接上了。就这样,她又为好几个伤员进行了接骨治疗。

这时,突然有人喊她,“大嫂子,你快过来看看!我妹妹不会尿尿了,这不得憋坏了呀!”边秀红赶紧跑过去,用导尿管给骨盆砸坏的伤员导出鲜红的血尿。

不仅同村村民需要她,听说邻村和供销社有人受伤,她也赶去帮忙,一点闲下来的时间都没有,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累得走都走不动了,她就拄着一根棍子穿梭于伤员之间,给这个打消炎针,给那个喂止疼药。等晚上回到家人身边时,婆婆心疼地说:“给你留了碗粥,快吃了吧。”边秀红从地上捡起两根树枝当筷子,流着眼泪吃下了这碗粥。危难之时,自己不仅没能照顾婆婆和孩子,还得长辈照顾她,边秀红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也知道,伤员需要她,救人要紧,一刻不能耽搁。

边秀红的救治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救了很多人的命。震后很多伤员因伤不能自主排尿,如果不及时导尿,膀胱充盈时间过长就会破裂,尿液内的毒物蓄积于腹腔,在当时的条件下若不能及时进行手术,很可能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伤员太多,脱脂棉用完了,边秀红就用自家的棉花作棉球;绷带用完了,她把自家棉被的被面撕成条为伤员包扎;酒精用完了,她拿出家里珍藏的白酒为伤员消毒;原本家里打算第二天去集上卖的100多斤黍米,也被她毫不犹豫地献出来给大伙煮饭;她家还有全村唯一一辆排子车,当时算家里的“大件”,边秀红以前一直没舍得用,震后也贡献出来用于运送伤员,她还亲自拉车运送。

震灾过去了,赤脚医生边秀红也恢复了日常工作,后来还当上了村妇代会主任、村计生专干,1989年调到胥各庄卫生院工作。40年里,边秀红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勤勤恳恳,尽职尽责。

一天晚上9点多,边秀红给计划外怀孕的孕妇做通了思想工作后骑自行车回家。为了躲避汽车,她撞到了路边堆放的楼板上,摔得满脸是血,醒了一会神儿,她爬起来试试自行车还能骑,只是觉得车子咋短了呢?天亮以后,大家才发现,自行车的两根大梁都被撞弯了,五个小伙子合力才掰直。这么大的冲击力,边秀红自然受伤不轻,但她一天班也没有耽误。

现在,70岁的边秀红还担任着村委委员,眼下正协助其他村干部统计村民养老保险的缴纳情况。这位美丽的抗震老妈妈还在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着余热。

基层干部杨文明:

带领乡亲重建家园、勤劳致富

在唐山市开平区开平镇四街村,提起7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明,村民们都说:“她是我们的主心骨!”

1975年被推举为生产队队长,198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杨文明在基层农村工作岗位上奋战了41年。唐山大地震后,她带领四街村的村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勤劳致富。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场空前惨烈的浩劫。杨文明所居住的开平区四街村也未幸免,伤亡惨重。

当杨文明从自家倒塌的瓦砾堆中爬出来时,眼前的惨状让她的心揪成了一团:昔日的一排排村舍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残垣断壁,不断有遇难乡亲的遗体被扒出来。

从最初的惶恐中镇静下来后,杨文明想,不能这样坐等援兵,自己身为四街村生产队的队长,关键时刻必须要带领全队社员投入到自救的工作当中。当时,她的两个女儿一个10岁,一个7岁,为了不影响抗震救灾工作,她把两个女儿送到远房亲戚家,自己则全身心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为了尽快把受灾群众的生活安顿下来,她带领幸存的社员清理砖石,搭建简易棚,让大家先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生产队的牲口棚塌了,许多农机具受到严重损坏,给恢复生产带来了重重困难,有人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抱怨也在增多。

杨文明不断给乡亲们鼓劲:只要咱咬紧牙关,一定能战胜困难,把地震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在杨文明的号召下,100多名青壮劳力齐上阵,捡石头、盖饲养场,修理破损的农机具。没几年,四街村又重现了震前的勃勃生机。到1982年,生产队有了8辆马车、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社员们的工资也从地震前的每人0.6元涨到2.5元。

四街村的农舍间又渐渐有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脸上伤痛的表情也在慢慢消退。

1982年,杨文明被任命为四街村村党支部书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村工作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包产到户,发展致富,成了农村工作的重点。四街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们有的办起了养殖场,有的做起了买卖,有的外出打工,村民们日子好了,对村支书杨文明的信任却没减。

在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干了34年,杨文明把四街村党支部建设成一个团结、进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战斗堡垒。她常说,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四街村党支部历次换届,杨文明都是全票当选支书。

2006年,四街村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已经62岁的杨文明再次留在支书的岗位上。

在许多同龄老人都含饴弄孙,准备安享晚年的年龄,杨文明却干劲不减。她深知,不能辜负了村党支部全体50多名党员和四街村全体村民的信任。

“每当我听到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我就感觉肩上的责任特别重;每当我看到群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都感到特别欣慰。”在杨文明的心里,始终把群众急需的事儿放在最前面。为了让村民出行方便,她在四街村展开了大规模的修路工程。修路期间,她吃不上一口热饭,起早贪黑盯在施工现场。

2012年唐山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杨文明又冲在了前面。她带领大家清理垃圾,把四街村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今年正值村里进行拆迁改造工作,为让村民消除置换顾虑,杨文明把国家政策熟记吃透,一家一家动员,一遍一遍宣讲,打消了村民的顾虑,确保了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如今的四街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而杨文明书记的脚步依然匆匆,她说,自己牢牢记着在党旗下的庄严誓词:做党的人,永远跟党走!

本报2006年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特刊

(席晓军 施疑 鄢小杰 王蓉辉 赵侠对报道亦有贡献)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