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子
近日,一项国际研究称:由于光污染问题,现在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看不到夜空中的这条明亮“星河”。结果显示,80%的地球人生活在受人工光线污染的天空下,北美近80%的人口与欧洲60%的人口无法看到银河。
看文章经常容易跳行的我刚开始发现自己不在“无法看到银河”的北美与欧洲人口之列,很是高兴,但随后又有疑问:那为何近数年以来我总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见过银河呢?我怀疑:银河是否就是当初学到的一个天文概念,不是凡人肉眼的可见物。
可我记得年少在家乡时对于银河曾有过清晰的“一瞥”:
那是一个夏日的晚上,跟着大人从小河洗衣回来,走过了田埂边的小道,又跨过了那条大马路,接着进入了通往家门口的那条人行道,大人挑着一担从井里打回来的凉水——那时还没有冰箱,小河边的那口凉水井是城镇人家的公共冰箱。也许是受到了此前路边稻穗的轻拂,也许是被此刻路边菜地里的虫鸣所激发,突然我仰望了一下夜空,那一刻,银河的影像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璀璨而悠远!“浩渺宇宙源于心中一念”,抬头一念帮我铭刻了少时的一个宇宙镜头。
不过,世间万物都敌不过时间,记忆也不例外,如果缺乏不时温习,有时也难免淡漠。
此后,我坐了很长时间的火车来到了主产小麦的北方,北方都市里的雾霾越来越重,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走在埋首学习和工作的路上,几乎忘了仰望星空这件事,银河也“云深不知处”了。直到近年搬到北郊住,有时夜班回家的路上,有时小区里辽阔的暗夜,无人无车,不由地抬起了头,才发现星空和银河都已然有些模糊了:须空气质量优良的晴日,星空有时还可以见到,但清晰的银河却是一次也没有见到了!以至于我有些恍惚:银河真的是能看见或者像是一首歌中所唱“幸福只是一种传说,我永远都找不到?”
这时一个真正的传说帮我理清了思路:如果银河看不见,就不会有牛郎织女的传说。而《天仙配》的戏曲电影我少时看了N遍,其中的很多片段现在想来都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从未对银河的存在,也就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起因有所疑问,所以银河应该是肉眼可见的。这时我突然生出了对于“民间传说”的感激之意:如果没有牛郎织女的传说,我怎么能确认无疑见到过银河?当然,互联网时代,我也可以上网搜索“银河究竟能不能肉眼看见”,但即使查到了,那也只是科学的释义,或是别人的见与不见,不是我的经历和体验。
的确,夜间光污染不仅让我们难以看到银河,还会造成其他系列环境生态等问题。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尽可能减少晚间不必要的光照,尤其要减少能干预昼夜节律的蓝色光,同时要防止高于地平线的照射光线。
在那个不费劲就能轻易看到银河的年代,人们喜欢用“不夜城”来形容城市的繁华与活力,但现在才发现,原来自然与人一样,也有昼夜节律,城市晚上也需要“关灯休眠”。
可是已经越来越亮的城市夜空会暗淡下去吗?估计难。
对于我这样经历了从农耕到工业化过渡的人来说,好歹还有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帮我理解、记忆银河,新生代的孩子们呢?他们连这一线索也快要失去了。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角色如数家珍,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国民间故事人物却知之甚少。深藏东方智慧的传统民间故事正在日益远离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有专家学者们大声疾呼:“大佬中国民间故事!”
而对于难得见到银河的城市孩子,如何才能不费劲地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呢?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