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7/m201607149f317f1ae1af467d95ae6df4de2175fb.jpg
距离升小学,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好好的暑假,却被许多家长活生生地改造成“抢跑集中营”,数学、英语、认字、拼音、思维训练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7/14/029601.html

等待处理…

上海:向“提前学”风气宣战

2016/7/14

距离升小学,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好好的暑假,却被许多家长活生生地改造成“抢跑集中营”,数学、英语、认字、拼音、思维训练,轮番上阵;上海、山东、内蒙古、四川……天南海北的许多孩子这个假期都在做同样一件事——就读幼小衔接班。

然而——

■ 常晶

近日,据媒体报道,上海市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参加“幼升小”培训班,“从凌晨四点开始,就陆陆续续带着小板凳和iPad赶去排队领号”。

上海市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拿出数据,请出语文教学专家、幼儿心理学家、小学校长等,劝说家长幼小科学衔接的关键,是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兴趣,向社会上“提前学”的风气“宣战”。

拼音“千万不要提前学”

上海市教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了“小学低年段汉语拼音学习效果”的专题调研。调研组对静安等4个中心城区、奉贤等4个郊区的8所学校的1100余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及家长,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调研组对小学低年段不同阶段的小学生汉语拼音(语音)能力进行抽样测试,评估上海目前实施的“拼音与识字、阅读相融合”模式下学生的汉语拼音能力与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度。

调研证实,根据现行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和小学语文教学进度安排:儿童在入学后经过“学习准备期”之后,通过8周左右的“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可基本获得汉语拼音的认读与拼读能力;再通过8周左右的“看拼音读课文识字”,可强化巩固拼读能力;到二年级结束时,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查阅字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由过去的两个月延长至两年,其要求是使学生能正确拼读音节,能运用汉语拼音识字,讲普通话,不要求抄写默写。就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绝大部分孩子都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早学对后期没有显著影响

根据上海小学拼音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调研组选择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期末,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4个节点,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不同类型小学的低年段学生参加笔试和口试。

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生认读与拼读能力平均达标率96.68%,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生的拼音能力平均达标率97.51%,四个阶段学生的拼音能力达标率呈现递增趋势。

这表明,现行的“拼音与识字、阅读相融合”模式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95.84%的学生表示喜欢上语文课,这表明学生在当前的语文课上有着愉悦的学习体验。

调研组还对学前是否学过汉语拼音或课外是否参加汉语拼音补习的学生进行比较,发现入学前是否学过拼音、课外是否参加拼音补习在入学初期对测试成绩稍有影响,这种影响到二年级期末逐渐趋于消失。

从调研结果看,学前阶段是否早学拼音、课外是否补习拼音对孩子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语文学习没有显著影响。

专家:“集训拼音”违背学习规律

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庞维国教授:

在幼儿阶段,不宜进行系统的拼音教学。小学生学习拼音,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一旦进入机械状态(如单纯默写拼音),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严重下降,失去学习兴趣;反之,拼音教学如能与具体的汉字和课文内容学习相融合,可以增加学生关于拼音的记忆线索,进而提升拼读规则的学习效果。

上海市静安区一师附小特级校长鲁慧茹:

拼音教学不是搞“集训”,而是在语言环境中学习,与识字、阅读相融合。这样有三个好处:一是生动有趣不枯燥,二是互相促进能巩固,三是复现率高效果好。盲目“超前”“抢跑”,完全机械记忆难以入心入脑,孩子自以为学了一些,便不再认真听课,导致其专心程度弱于其他同学,将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缺少同伴共同学习、师生互动学习的成就感。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孩子的接受能力,相信学校教师的专业性。暑期,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做好心理上、生活上和学习用品的快乐入学准备,努力培养孩子说的习惯、听的习惯和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高永娟:

孩子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感受阅读的乐趣,需要有持续的阅读体验。把儿歌、短文作为载体,初始阶段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后续阶段鼓励孩子们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运用拼音工具自主识字,自主练习把儿歌、短文读通顺。这样的学习经历既让孩子们学会拼音,认识汉字,又了解内容,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还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

上篇:家有胖小孩 父母怎么办
下篇:政府唱主角 困境儿童福祉可期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