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7/m20160703b7e4bdea84a14d1a82754caec957fb6e.jpg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 李伶俐 一幅重量不到10克的清明上河图,一张4米长的彩色蔬园画,以及墙上栩栩如生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7/03/029200.html

等待处理…

四川眉山市大力发展传统竹编产业,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竹编之乡妇女奔小康

2016/7/3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

□ 李伶俐

一幅重量不到10克的清明上河图,一张4米长的彩色蔬园画,以及墙上栩栩如生的蒙娜丽莎像,透明的观音像……这些不是用颜料画成,也并非丝线刺绣,而是由竹子编织而成。这里是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一个把竹子用到极致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青神妇女们从编织生活用品到编织艺术品,竹编不仅让妇女们致富,也成为这里的文化特色。

为推动竹编产业发展,眉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在“十三五”时期打造产值过百亿、带动百万人就业的“双百”目标。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走进中国竹编艺术之乡青神县,探访了这里的竹编产业。

妇女学艺唱主角 竹编产业转型升级

青神竹编世代传承,最让青神竹编人骄傲的,当是开国大典上那8个直径接近3米的大灯笼,由祖祖辈辈为宫廷制作灯笼的青神竹编传人蔺大师所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许多青神人靠竹编为生,他们编出扇子、席子、桌椅,卖到了全国各地。

上世纪80年代,青神县大力发展竹编产业,更多妇女加入到学习竹编手艺的行列。41岁的滕桂容清楚地记得,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她家三姐妹先后学起了竹编技术,一家人很快走上了致富路。那时,青神人几乎家家都有竹,个个都会编,像滕桂容一样以竹编技术为生的就有成千上万人。

但随着工业品的大量涌入,塑料桌椅逐渐抢占了竹编产品的市场,青神竹编产业面临着巨大考验。改革开放后,更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也给青神竹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但在这样的压力下,青神的竹编大师们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探究得更深。竹编能手胡志海、陈云华等人在传统竹编艺术的基础上,又创新了用“坐标编织法”编织书画艺术品和山水花鸟图案。“竹编状元”殷超于1984年发明了“描图编织法”,提高了青神的竹编艺术品档次。

从背篼、扇子到竹编画,再到瓷胎杯套、艺术桌垫,从实用品到艺术品再到实用艺术品,青神竹编在艰难中成功转型。在陈云华的公司,目前有268人在厂工作,除了陈云华和几名做灯笼的师傅外,其余的几乎都是女性。“女性心灵手巧,编得了竹筐、灯笼,也织得了艺术名画。”陈云华说。

在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讲解员王惠如告诉记者,一块竹子能起出16层竹篾,1厘米竹篾在妇女们手里能够分出48根竹丝,细如发丝。博物馆里还摆放着妇女们编织出的艺术品和人物画像,其中一幅重量不足10克的清明上河图花去了6名工人一年的时间,价值超黄金。如今,艺术竹编已成为青神一大特色,得到国内外艺术家和消费者的好评。

政策扶持+妇女创业 竹编产业兴旺发达

由于竹编对硬件条件要求不高,妇女们在家就能编织产品。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渐回归自然,青神竹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更多妇女加入到竹编居家灵活就业的行列。记者从眉山市妇联了解到,目前全市直接从事竹编生产的妇女有6万余名,占竹编总人数的97%,初级工人年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熟练工达到3万元。仅竹编一项,青神县年产值达到3.6亿元。

眉山市妇联主席李红告诉记者,政府政策扶持和妇女们积极创业就业是竹编产业复兴的两大因素。2013年,眉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青神竹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连续三年每年划拨1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竹编产业,并由财政每年划拨60万元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专项资金,促进妇女手工编织产业发展。2012年以来,眉山共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200万元,帮助1000余名妇女实现了创业梦,扶持了52名竹编营销女能人。基层妇联还在妇女之家建立了12个妇女竹编工作室。

在政府扶持政策鼓励下,眉山竹编产业逐渐形成“公司+农户”“公司+专合组织+农户”“能人+基地+农户”等模式,竹编产业协会从40多人发展到单位会员55个,个体会员142个,竹编产品的销售网点已遍布国内各大城市,并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悉,眉山市委、市政府还提出了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实现竹编产业产值100亿元,从业人员100万的“双百”目标,让更多农户能够在家创业就业,依靠竹编产业奔向小康生活。

上篇:剪纸寄深情 喜庆党生日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