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6)”上,北京汇文中学校长陈维嘉在演讲中谈道:尖子生不是“补”出来的,过度“进补”的孩子通常压力过大、不再会思考!在培养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家长所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正直、善良、宽容、谦和的人品,是乐观、独立、不惧困难的性格,是独立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
■ 陈维嘉
不久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钱颖一在一次关于教育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中国教育问题的三个观察:“均值”与“方差”》的演讲,引起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他的基本观点是“中国教育的首要任务,还不是如何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而是如何培养真正的‘人’的问题。教育必须树立‘育人’重于‘育才’的观念。说到底,培养真正的‘人’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
我很赞同钱教授的观点,我理解一个学经济的教授说这番话,并得到许多人赞同,是大家意识到当前人的素养教育出了些问题,这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的素养是一个真正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做人准则,是人格底线。教育除了具有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对人的素养培养和人的价值塑造以及对文明社会建设也非常重要。人的素养低,难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也是人成为一个真正人才的重要掣肘。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在学校里学业成绩优异,怎么可能不懂素养呢?怎么可能打架甚至违法犯罪呢?”在我接触过的人中,有的认为素养就是学习文化课之外再学会弹琴、绘画等等,工作中会发现一些家长日常较少认真指导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化解矛盾,甚至没有指导过孩子如何文明礼貌地与他人交流,认为这是学校老师应该教育的。然而老师也常常回应:“谁家的孩子这么没有家教!”
如何让一个孩子有教养
如何让一个孩子有教养,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古代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君子,是有德行、有教养之人。儒家提倡三种德行:“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所载对“智仁勇”的释义为“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好学近乎智”倡导每个人热爱学习、勤奋学习、学会学习。一个有智慧的人,是好学的人、有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博学多才的人。“力行近乎仁”倡导每个人要有道德和仁爱之心,在实践中养成高尚品德,通过对社会、对他人无私的爱和不求回报的奉献养成仁爱之心。“知耻近乎勇”倡导每个人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养成一种反省的精神和改正错误的勇气,是“好学”与“力行”能持久坚固的保证。
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在青少年人生成长道路上一些最为重要的节点,给予特别的重视,引导他们既要有“独善其身”的自律精神,又要有“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对社会负责。自由的权利是建立在承担责任基础之上的,多一份自由,就多一份责任,而非单纯强调特立独行、张扬个性。
我认为在家庭教育环境中,一些家庭的“溺惯”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现在,城市家庭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家长提供给孩子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几乎无条件地满足各种要求。但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家长所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正直、善良、宽容、谦和的人品,是乐观、独立、不惧困难的性格,是独立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
《论语·为政第二》中有句话:“子曰:君子不器。”一般意义上的解释是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应该博学而多才艺,不应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
也许,我们不应该过分夸大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毕竟,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学生“器”与“不器”,学校和家庭教育应该有所坚守,发挥教化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君子之风。
过度补习会剥夺孩子的“自我思考”
从家庭教育看,如今,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上课外辅导班的孩子凤毛麟角,从学前到高中毕业,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在不同的辅导班间赶场。但是,投入了大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后,真的能够“堆”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吗?
我教了这么多年书,又当了这么多年学校管理干部,几乎没看到哪个学业突出的孩子是“补”出来的。尖子生不是“补”出来的,家长千万别以为,自己投入了、努力了,孩子就一定能出类拔萃,事实上这是极具或然性的事情。好多家长看到别的孩子补课就坐不住,坚信“只要补了就比没补好”,但事实上,不必要的补课,真有可能把孩子补坏了!
过度“进补”的孩子通常会出现两个问题:其一,不会思考。“自我思考”是孩子必须的学习过程。由于在辅导班上已经学过一些皮毛,有些孩子自认为学会了,不再跟着老师的节奏主动思考。久而久之,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其二,压力过大。事实上,适当的压力确实有促进作用,但压力太大则会适得其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超过承受范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厌学发展到排斥集体,排斥同学和家庭,这与家长的初衷可谓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