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周文 发自北京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6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会上如是说。
贫困地区卫生与健康状况是“短板”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场关键战役。”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介绍,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对2013年年底的贫困人口全部进行了建档立卡,数据表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在所有贫困户里占42.2%。
据王培安介绍,当前,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截至2015年,832个贫困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6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28人,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卫生与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最突出的“短板”。
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
《意见》提出,健康扶贫要坚持精准扶贫、分类施策。在核准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一地一策、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精确到户、精准到人,实施分类救治。
针对如何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意见》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并实行政策倾斜,在贫困地区全面推开门诊统筹,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逐步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等,实施更加精准的支付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受益水平。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
对于如何精准到人,王培安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组织动员基层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对导致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的致贫病种进行全面调查,每一户建立一个档案。到7月底将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为分类救治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
针对分类救治,王培安介绍,对于能一次性治愈的疾病,将组织专家集中力量进行集中治疗。从2016年起,对农村贫困家庭中患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9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减轻贫困大病患者费用负担。
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意见》明确要加强贫困地区妇幼健康工作。在贫困地区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加强贫困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安全。
《意见》还规定,实施贫困地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国三级医院与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