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5/m20160519a2676dbc568b4a5e833fe9257c448fb7.jpg
□ 杨朝清 “当年考入哲学系,隔壁大妈笑我没出息。”近日,同济大学人文学院7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校友于海洋代表发言赢得了全场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5/19/027817.html

等待处理…

“读哲学被嘲笑”源于选专业缺乏“异质思维”

2016/5/19

□ 杨朝清

“当年考入哲学系,隔壁大妈笑我没出息。”近日,同济大学人文学院7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校友于海洋代表发言赢得了全场最多次数的掌声,他的演讲视频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5月17日澎湃新闻)

高考即将来临,选专业成为摆在许多学生和家长面前的现实考题。在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影响下,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一直是备受青睐的“香饽饽”,哲学、历史学、社会学这样的文史哲专业则在价值排序中处于末端或者底端。“读哲学被嘲笑”犹如一面镜子,观照出部分公众对专业的傲慢与偏见。

跟风、从众选专业,在本质上是“有限理性”的结果。选专业事关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他们往往会千方百计地实现理性选择。一方面,学生和家长难以获取真实、充分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失真、失准;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作为决策者,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非无懈可击。看似理性的“选热门专业”,实际上也会陷入“有限理性”的窠臼,最终上演事与愿违的无奈之中。

与一些热门专业毕业生求职“遇冷”相比,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却在不断上演“逆袭”。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里遇见数位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得知不少同学找到了公认的好工作;优质就业不仅和同学们的努力与奋斗有关,也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密不可分。

在一个改革和创新的时代里,选专业需要多一些“异质思维”。一方面,市场需求并非一成不变,现在的热门专业数年之后或许不再那么吃香;另一方面,热门专业学习的人数众多,求职的时候会面临着激烈甚至残酷的竞争。以俄语、韩语专业为例,目前开设这两个专业的大学相对较少,学生人数也不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更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高等教育承载着人们阶层跨越和向上社会流动的厚重期望,选专业往往让家长操碎了心。只不过,家长不能以己度人、越俎代庖,忽视孩子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偏好,那种忽视孩子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做法,说到底也是缺乏“异质思维”的产物。

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当年“读哲学被隔壁大妈嘲笑”的于海洋,已成为成功人士,这何尝不是对“专业歧视”的一种反讽。听从内心的声音,多一些“异质思维”,每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都值得守望和追求。

上篇:提速降费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