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脱下高跟鞋,换上土布鞋;走出办公楼,走向田间地头。2015年2月,山东省妇联下派的第二轮“第一书记”韩丽、陈璇,来到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罗场村、王见南村。当时,这两个村都是省级贫困村,村里没有任何发展致富的产业项目,村集体负债累累。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两个村新上的肉食鸡养殖项目均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使用、当年收益,项目投入和产出效益比在沾化区名列第一。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了解到,罗场村已出栏3批肉鸡,为村集体增收13 万元;王见南村已出栏2批肉鸡,为村集体增收14万元。同时,罗场村102户贫困户已脱贫93户,贫困人口174人已脱贫154人;王见南村81户贫困户已脱贫72户,贫困人口201人已脱贫188人。
走村入户,赢得干部和村民信任
刚到村里时,韩丽和陈璇看到的是坑洼不平的道路,一处处土坯房、危房,还有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家庭,这样的情景让她们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为了做好调研工作,真正了解百姓的需求,本来可以住在镇上的她们,愣是在村里住了5个多月。陈璇告诉记者,由于厕所在街上,晚上很黑不太敢去,有时候为了少上厕所,她们晚上都不喝水。
除了生活上的困难,如何赢得村干部和村民的信任,也是摆在韩丽和陈璇面前的一道难题。“一开始村干部对我们也不是很信任。”陈璇说,“村民和村干部都以为“第一书记”就是走走过场,不会干什么实事。”
在入户走访5个月的时间里,她们走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仔细倾听群众诉求、详尽征求群众意见,并建立“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档案、民情日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扶贫攻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她们坚持不懈的走访和动员下,原本不愿开会、不愿出去学习的村干部,也积极投身到村里的建设中。
抓党建促脱贫,建成肉鸡养殖基地
陈璇告诉记者,她们两个人就是山东省妇联派出的一支工作队,要“抓党建、促脱贫,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在她们的感染下,村干部们也有了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党建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找准扶贫项目和致富产业,完成脱贫攻坚、啃掉脱贫硬骨头,就成了她们面临的新问题。
罗场村有几户人家是养鸡大户,韩丽决定通过他们摸清市场的实际情况,考察养鸡项目的风险和前景。无独有偶,在王见南村的陈璇也决定依托沾化区的龙头企业雅士享公司,在村里开展养鸡项目。她们二人经过实地考察,与镇村领导班子共同商讨,拿出了一份翔实的调研报告。经过省妇联党组批准后,与雅士享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两个村分别建设肉鸡养殖基地,由村集体注册成立养殖合作社,村支书担任理事长、法人,贫困户入干股、雇村民养殖,即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运营产业项目。
在经过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两个村的养鸡产业项目开始了土建工作。王见南村为了节省经费,村支书贾志昌带领村民上阵盖鸡棚,最终建成的鸡棚比同规模的节省了50万元。而在设备公司安装设备的过程中,陈璇也时刻不放松警惕,订着设备公司保证水管等产品的质量.
最终,罗场村利用中央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和省扶贫资金10万元,王见南村利用省扶贫资金60万元,分别建成了高标准、全自动化、年出栏12万只和14万只的肉鸡养殖基地。两个项目相继于2015年10月、12月投产。
坚持不懈,付出终得回报
鸡棚建好了,第一批鸡苗也放进去了,两位“第一书记”的心却再一次揪了起来:“养鸡是门技术活也是细心活,只有多一点耐心和责任,鸡苗才会生长得更好更快。只要稍有懈怠,鸡苗就会生病,影响效益甚至亏损。”
韩丽说:“我现在的情绪变化是42天一个周期。这42天是小鸡从进棚到出栏的时间,从小鸡进棚那天开始我的心就悬着,关注每天的湿度、温度、饲料配比,在鸡棚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韩丽告诉记者,养鸡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村养的第一批鸡因为气候原因效益不好,毛收入只有3万元。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在全村的党员大会上说:“如果还是不行我就住到鸡棚去,一天24小时守在那儿。”
王见南村的养鸡场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村里没有养殖经验,陈璇和村干部一开始也比较困惑。在学习了大量养鸡知识后,他们放开手脚干了起来。现在说起养鸡知识,陈璇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小鸡在刚进棚的前7天很脆弱,对温度、湿度、通风要求都很严格,一不留神小鸡就容易感冒。”
王见南村的第一批鸡收益6万多元,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陈璇和村干部都备受鼓舞。在总结经验后,他们胆子大了,心也更细了,第二批鸡收益8万多元。
陈璇说,“养鸡虽然很操心很累,但我们想给村里留下一个长效的产业,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还想把村干部培训成致富带头人,因为他们是长期管理者,最后还是要依靠他们来实现脱贫致富。”
“我们的成绩也离不开山东省妇联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在前方工作,省妇联作为派出单位就是我们坚实的后盾,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帮助和支持。”陈璇告诉记者,下一步,对剩余的贫困户,她们将以产业项目反哺的方式帮助他们脱贫。“我们将做好项目的效益分配,让精准扶贫户全部脱贫。接下来还会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受惠。”韩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