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张明芳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医疗改革加速、养老金并轨完成,百姓民生获得感持续增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百姓对收入增加、教育公平等有着更强烈的期待。未来几年,老百姓的生活将会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改革值得期待呢?我们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去找答案。
收入: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达到中等偏上水平
收入提高是改善民生的最直观的体现。据专家测算,按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算,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目前的近2.2万元增加到3万元。一个三口之家,家庭年均收入在9万元左右,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纲要中第六十三章缩小收入差距充分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让百姓更有幸福感。
据苏海南介绍,2015年城镇居民收入比2010年增长了将近一半,2015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增长了将近55%,未来五年,如按照年均6.5%的增速将能够实现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此外,纲要中提到的“五个机制,两个制度,一个体系”全面系统地概括了完善初次分配制度的有关要求,纲要中的部署既有针对性,又有延续性,还有创新性,其中提到的“缩小全社会的收入差距” “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 “扩展知识、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途径”等很多提法都有创新。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目标,难点在于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苏海南说。
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劳动者饭碗更牢靠
就业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显示,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0万人,将有更多的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更多的激励政策将鼓励 “草根”创业,并为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和服务,劳动者生活得更加体面,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会长尹志刚谈到,纲要中提到的“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体现了对就业的重视。
据介绍,未来五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位,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在9亿人以上,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约1500万人。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尹志刚认为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表明这一问题需要迫切得到解决。
近年来,劳动力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一方面,由于工资增长和企业承受能力存在矛盾,许多中小企业和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通员工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出现“找工作难”的现象。“这一困扰多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反映出在市场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产生的不匹配。”尹志刚说道。
尹志刚表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我国教育培训体制的许多问题,如高等教育功能定位不清、职业教育发展不足等问题,因此纲要中提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
教育:85%的儿童能上幼儿园 90%的孩子能上高中
教育既是国计,更是民生。未来几年,教育布局将更加优化,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义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85%的儿童能够进入幼儿园,90%多的孩子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纲要中提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8年,同时,“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在高中阶段分步渐进免除学杂费,并继续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更好提升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
针对纲要中提到的“扩大重点高校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规模”,日前,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陆续公布今年全国重点高校对农村学生的单独招生计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京重点高校已启动农村学生专项招生,录取优惠最高可降至一本线录取。复旦大学公布了今年的“腾飞计划”,取消了原本高考前的笔试和面试环节,边远、贫困地区的学子不必来回奔波,最终以高考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
而纲要中提到的“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可以看出国家把学前教育放在重点投入、发展的地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并不是都建公办幼儿园,而是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双管齐下。
此外,纲要中提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熊丙奇认为,普及高中教育,体现国家对高中教育的重视——提高高中普及程度,可提高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国民素质,这也和国情吻合。
医疗: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老百姓,去年,全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平均报销比例上升10至15个百分点、31个省区市都已支持异地就医结算、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
纲要中提出“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降低运行成本,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不仅在于公立医院改革,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当下,建立廉价“救命药”的供应保障机制、扩大医疗保障支付的比例和范围、解决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彻底取缔“炒号黄牛”……百姓期待进一步从改革中受益。
“我们的愿景”——
李风(山东人,28岁,上海某民企职员):
“我在上海工作一年多了,很羡慕同事能跟父母住在一起,希望将来在上海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家庭,把父母接过来住,让他们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对于我个人而言,希望公司能有更好的晋升通道,既能多赚点钱,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将来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