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记者高峰 发自南宁 日前,壮族三月三,广西各地人们以各种方式欢度传统节日,广西妇联也把巾帼家政“大篷车”开到了热闹的山歌会场。“大篷车”粉红色的车身引人注目,家政人员以现实榜样现身说法,以及发放宣传资料方式,向到场的妇女姐妹宣传推广家政行业,动员和鼓励她们参加家政技能培训。
没有亲身经历,印象不会深刻。来自“壮族老家”上林县的43岁农村妇女黄国平对此感触最深,“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好,专业家政又比简单护理工作的报酬高一两个档次。”去年11月,广西妇联的家政“大篷车”开进她的家乡上林县白圩镇覃排村,她立马辞掉了在南宁市的护理工作,义无反顾地回来参加家政技能培训。
黄国平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因为之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资格证,她只能从事简单的护理工作,收入比较低,“现在拿到证就不一样了,工作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如今,黄国平在一个雇主家当月嫂,每个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极大地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在广西,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像黄国平一样,足不出村,就能接受到免费的家政培训。作为增强巾帼家政联盟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广西妇联把家政“大篷车”开进农村,不仅就地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还让她们转变观念并落实就业。
据了解,家政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市场愈加广阔,但和其他行业相比,家政服务行业准入门槛低,中介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且雇佣双方的权益和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近几年来,广西妇联持续推动巾帼家政行业发展,起点高,实效强。广西妇联主席王革冰表示,家庭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已成为一种需求。
2014年,广西妇联在多次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牵头成立了一个由女性为主的家政企业组成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广西金绣球巾帼家政服务联盟”,首批会员单位40家,并形成了“专业、责任、诚信、友善”的联盟精神。
2015年,在充分调研了解妇女脱贫需求的基础上,广西妇联组织开展了“金绣球巾帼家政服务联盟进村(社区)”和“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两大主题活动,把免费的家政培训和家政服务送到了农村妇女家门口,送到群众身边。
“看一看、试一试,感觉自己也能行”,在一次次略带羞涩的欢声笑语中,越来越多的妇女姐妹加入到培训的行列。年龄、文化、水平不同,想法不同,需求不同,“大篷车”因应需求定制贴心培训“菜单”:年龄稍轻、文化稍高的,可以参加育婴师、早教项目的培训;年龄稍大、文化稍低的,可以学习保洁、养老护理;有烹饪特长的,可以进行烹调师、配餐员培训。贴合实际的培训,既让她们看得见、学得会、感受深,又减轻了外出培训难以兼顾家庭及食宿等经济负担,在村屯、社区就可以享受培训考证、推荐就业一条龙服务。
据统计,2015年至今,广西巾帼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350多个,开展活动 420多场,向10万多名群众进行了家政宣传,培训学员3万多人次。
“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我们认为关键在脱贫攻坚,重点在母亲,通过家政培训上岗,最基础的家政员一年收入达到3万元,月嫂收入就更高了,真正地实现了一人上岗、全家脱贫。”王革冰表示,目前,深化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活动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广西“产业到家、牵手妈妈”巾帼脱贫行动。“十三五”期间,广西妇联将以5000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实行“挂图作战”,“大篷车”开进一个村、圈划一个村,培训一个人、登记一个人,有步骤、有重点地实现贫困村妇女“应训尽训”,实现家政服务“上岗一人、脱贫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