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贾莹莹
春节期间,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的文章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表。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农妇组团“约炮”、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低保夫妇不顾儿子常年酣战牌桌……这一幕幕形象的画面让无数网友相信东北农村真的已经“礼崩乐坏”了,尤其是“农妇组团‘约炮’”的说法更是让广大东北农村妇女几乎集体蒙羞。
很多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看过这篇文章都表示自己的家乡根本不是这样,这篇文章就是在“瞎编”。而就在众多网友津津乐道地讨论东北农村时,半个月后,真相大白,杜撰的文章“原形毕露”。这篇让整个东北人都愤怒的东北农村“真实写照”,完全是作者高胜科虚构的假新闻。
作者高胜科文章中的家乡,是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小东沟村。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小村子,常住村民90余户,470多人,现已被合并更名为宝石村。
据高胜科的亲戚透露,高胜科今年春节人在北京,根本没有回家。他一年到头都没来过,家里情况都不知道。里面写的都是假的,都是一点影子都没有的事。
亲戚们都表示,他们快“委屈死了”。因为高胜科这篇号称“写实”的文章,让小东沟村“臭名远扬”了。外乡人一提起小东沟村,就会嘲笑他们“老多破烂事”,还称他们为“组团‘约炮’那个村”。
对于为何杜撰虚假新闻,高胜科表示:“我想写乡村的现象,不是一个新闻报道,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每个人不要往里面对号啊。是写随笔,又不是写新闻报道。”
对于文章提到的婆媳不睦、儿子不孝、赌博猖獗等问题,高胜科说:“大家如果对号入座,有这样的情况就改改。”当问他为什么要写妇女组团“约炮”,他说过几天舆论淡了就好了,并让村支书“帮着安抚一下”,还说“知道这样我就不写了”。
高胜科的一篇虚构的新闻不仅吞没的是一个村庄,而是整个东北形象,而很多东北妇女也因此被外界加上了“特殊的符号”,这是对众多东北女性的名誉侮辱。
“从老人不加赡养到村妇集体‘约炮’,这些虚构的事都是对妇女名誉权的侵害。东北农村妇女勤俭持家,敬老孝亲的形象也被这一篇不实报道给公众留下了负面的印象,对此社会舆论应该给予作者高胜科强烈谴责。必要时,我们会帮助妇女姐妹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丹东市宽甸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记者发稿前,高胜科的家乡人已由最初的“委屈”变成碍于亲人的“袒护”。对于媒体的采访也不再接受和配合。据宽甸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村落很小,村里90%的人都有亲戚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由于高胜科是村里走出去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村里人都怕再多说话自己的亲人会受到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