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2/20160223a860802198764d38a26bd35827c3dffd.jpg
法国芭蕾舞剧《吉赛尔》剧照。 古希腊文物中两性和谐与乐舞合一的形象。 专栏主持: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2/23/025076.html

等待处理…

舞蹈:展现女性身体自由与生命智慧

2016/2/23

法国芭蕾舞剧《吉赛尔》剧照。

古希腊文物中两性和谐与乐舞合一的形象。

专栏主持: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在如今的舞蹈界,“阴盛阳衰”似乎成了定论。

但我们从岩画、壁画等早期文物中得知,最早的舞者是男性,而跳舞在当时则远不是什么娱乐或艺术,而是个十足的体力活——在原始社会中,跳舞不仅是传授生产技能的手段和借以繁衍后代的前戏,而且还是个危险活——在古希腊,素有“唯善舞者善战也”的说法,即跳舞就是实战演习;在古中国,以发扬蹈厉为特征的“武舞”,同样具有战前操练的实用功能。导致这种分工的原因中,男性体格比较强壮,适合从事户外活动的生理现象当在考量之中;除此之外,也不能排除男子作为母系社会中的从属性别,为占统治地位的女性提供最原始娱乐的可能性。

直到人类进入父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之后,舞蹈才逐渐演变成了以女性为主的娱乐和艺术,以便为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提供声色享乐。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在中国,可举汉代舞伎赵飞燕于公元前16年因为身轻如燕,且善作“掌上舞”的绝技而被立为皇后的极致为例。而在法国,晚至17世纪,才因拉芳丹的斗胆登台而开创女演员登台表演的新时代;但直到《仙女》1832年在巴黎歌剧院的首演,女演员因足尖舞的脱颖而出,才开始主宰了欧洲的芭蕾舞台;换言之,此前的芭蕾舞台都是男演员一统天下的。

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女演员在舞台上的登台亮相不仅与男演员平分了秋色,由此使得舞台上呈现出阴阳平衡的新业态,而且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推动了社会上的男女平等,更为女性塑造出才貌双全、德艺双馨的新形象。这种案例在芭蕾舞台上比比皆是,比如18世纪的法国芭蕾女演员玛丽·卡玛戈,她的丰功伟绩中不仅有大胆剪短曳地长裙,从而使脚尖舞有了炫技的可能,而且还有以轻松完成“交织击腿跳”“上下击脚跳”等男性技术,向传统男权提出的挑战;又如19世纪的法国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它的意义不仅在技术上使得足尖舞在轻盈飘逸的质感上登峰造极,而且还将女主人公塑造成了情真意切、以德报怨的高大形象;再如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过场中那段空中一线的“劈叉大跳”,不仅展示出中国芭蕾的整体实力,而且折射出中国妇女的彻底解放。

在现代舞蹈界,最具女权主义锋芒者莫过于伊莎多拉·邓肯了!她的自传被西方女大学生奉为“思想解放的《圣经》”,而她的舞蹈思想——“最自由的身体里包含着最高的智慧”,则不仅是对古典芭蕾足尖鞋和束身胸衣的反其道而行之,而且也表现出20世纪初西方女性对维多利亚时代种种清规戒律的彻底抛弃。

简而言之,舞蹈作为以人、人体和人性为本的艺术,既是两性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又是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工具;比较而言,前者是永恒的,只要人类继续以两种主要性别而存在,它就会存在;后者只会在民族矛盾激化等特殊时期彰显作用,而在和平时期则是潜移默化的……

上篇:当下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的挑战与对策
下篇:青少年道德发展问题为何要重新思考?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