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2/m201602225ea783fa795540b6939541719dd1dde8.jpg
“老掉牙”,老了就一定会掉牙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腔健康目标“8020”要求:80岁的人,应该至少保留20颗牙齿。专家指出,目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2/22/025043.html

等待处理…

“老掉牙”不是健康态牙不好疾病满身跑

2016/2/22

“老掉牙”,老了就一定会掉牙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腔健康目标“8020”要求:80岁的人,应该至少保留20颗牙齿。专家指出,目前国人的口腔健康状况离这个目标相差甚远,在五六十岁能保留20颗健康牙齿就很不错了。主要原因是有牙病时往往不当回事,不去及时治疗。中老年人正是牙病的高发人群,而许多老人对牙齿的防治多少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老观念”。专家提醒,牙病不仅影响牙齿健康,也与糖尿病、心脏病、胃病等其他疾病关系密切,做好日常的口腔检查和牙病防治非常重要。

■ 中国妇女报记者 杨娜

今天是元宵节,很多老人都喜欢吃元宵。可是,“吃嘛嘛香”不光要有好胃口,更要有好牙口。中老年人正是牙病的高发人群,“老掉牙”,老了就一定会掉牙也是很多老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孟岑大夫在多年临床治疗时发现,许多老人对牙齿的防治多少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老观念”,比如老人缺了一两颗牙,觉得不要紧,又不影响吃饭和美观,就不管了,没把掉牙当回事。其实,这不仅对牙齿的健康不利,甚至口腔、消化系统都会产生连锁反应。让我们看看老人们关于牙齿的误区都有哪些?

误区一:岁数大了,“老掉牙”是正常的

孟岑说:“岁数和掉牙之间并不是完全正比关系。如果一个人把牙齿保护好,不一定到老年时就掉牙。临床上,我们发现在四五十岁时牙齿松动需要拔牙的人很多,国内的许多老人口腔里要么没有牙,要么就是剩下几个‘残根’,而国外很多同年龄段的老人却依然能拥有一口完整洁白的牙齿。”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一个口腔健康目标:即“8020”。意思是,80岁的人,应该还能至少保留20颗牙齿。而目前中国人的口腔健康状况离这个目标相差甚远,在50岁、60岁左右能保留20颗健康牙齿就很不错了。根本原因是,当有牙病时往往不当回事,不去及时治疗。要想达到“8020”的目标,牙病的预防和诊治都非常重要。

误区二:牙疼得受不了才需要治疗

“日常接诊时,很少看到老年人平时主动来牙科做检查,一般都是牙疼得受不了才会去求助牙医。”孟岑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实,牙周炎、龋病都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早期时并没有什么症状,等到有不适感觉时可能小病已经被拖成了大病,不仅治疗效果不好,病人花费的时间、精力也较多。

孟岑将牙齿结构形容为一个“豆包”,它是有“馅”的(即神经和血管)。刚开始,牙表面的洞很小,个人基本上没有感觉;如果不治疗,慢慢地牙洞变大了,病人会有一点感觉,比如吃凉东西或咬东西时疼痛;如果还不治疗,等到牙洞扩散露出了里面的“馅”时,就会出现“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的情况。如果牙洞还没露“馅”时病人来治疗,“手快”的大夫用15~20分钟就可以补好牙,不会感到太多痛苦,个人医疗花费只需100~200元。如果牙齿已是缺损一半或仅仅残留牙根等情况,治疗就会涉及“杀神经”的根管治疗,患者每次治疗需要1个小时,大概需要来医院3~4次才能治愈,治疗费用每颗牙大概需要上千元。因此,孟岑提醒,老年人平时应经常到牙科检查牙齿,不要等到牙疼了才来看病。

误区三: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了

“你该洗牙了”,面对牙医这样的提醒,许多人都会下意识地回一句:“我每天都刷牙呀”,还有人说,我每天三顿饭之后都刷牙,一天刷三遍。

孟岑说,虽然每天都刷牙,但如果清洁不彻底,时间长了,每个人的牙齿上还是会布满牙结石。牙结石是牙龈出血、牙周炎、咬不动东西、牙疼、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疾病的最直接病因,一旦形成了,并不能通过刷牙把它刷掉,只有洗牙才能去除牙结石。“洗牙不能将牙齿变白,只是将上面的牙结石去掉。”孟岑强调。

还有人认为,刷牙不管用,那就不刷牙了,隔段时间到口腔科洗牙就行了。孟岑说,这种说法也不对,正确刷牙是预防牙结石的最有效方法。应该用牙刷毛在牙齿表面呈45度倾斜,张开嘴,上面的牙往下刷,下面的牙往上刷,而不是常见的像拉锯似的横刷牙。

很多老年人正吃着饭,牙就从中间断了。“这就是天长日久用牙刷横着刷牙,就像锯树一样,锯了一半时,表面上完好,实际已经不结实了,吃饭时一用力就断了。”

孟岑提醒,口腔里舌尖平放,能舔到的下牙牙齿里侧部位,是最容易长牙石的地方,也是最早期往往留不住的牙,刷牙时应特别注意。

误区四:牙有病不用治,大不了就拔掉

孟岑打了个比方,口腔中一排整齐的牙齿,就像一队士兵似的。假如明明是10个士兵共同举一块木头,一旦缺失一个或几个,剩下的士兵,受的累就会更多,更容易出现问题。

首先,口腔里的牙互相都有一个对抗,当某个牙齿缺失后,左右两侧牙齿就会慢慢向中间倾斜,导致牙缝变大,牙齿松动。

其次,会导致对颌牙过度生长,与邻牙邻接关系改变,原先明明是“肩并肩”,由于一颗牙过度生长,可能这颗牙和旁边的牙关系,变成“肩与脖子平齐”。这时候吃东西很容易塞牙,用牙签是剔不净的,久而久之,残留物在牙缝中作祟,最终形成牙洞。

第三,影响咀嚼效率。一排整齐的牙齿咬东西时,咬合关系是非常均匀的,每个牙齿上都有点进行咬合。一旦哪颗牙缺失了,这个牙的咬合力量就要由其他牙来承担。由于旁边的牙向中间倾斜,当咬合时,上牙给的就不是垂直向下的力,出现残留牙齿的咬合创伤,旁边的牙齿也容易脱落。

另外,牙齿脱落尤其是门牙脱落也影响美观甚至是发音,比如老太太缺牙说话会漏风。

孟岑还提醒,当有些老人牙齿缺失过多,一方面影响嚼东西,另一方面还容易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些老人说,耳朵前边的挂钩处酸疼,一动还嘎嘣响,这是由于后面的牙长期不能咬到合适的位置。原来的下颌骨有个“记忆”,上牙固定不动,当上下牙咬合时,下牙迎上去就像钥匙插在锁眼里,这时连接下牙的骨关节也不会动。但是,当上牙缺失,下牙这个“钥匙”找不着上牙这个“锁眼”时,久而久之,挂钩处关节、肌肉就会一直处于紧张亢进的状态,就会出现酸疼、张不开嘴、嘎嘣响的症状。

而且,牙也不是一有问题拔了就好。留自己牙的好处是:牙根周围有接受感觉的牙周膜,其在感受压力时比假牙感受要好的多;假牙刚试戴时会有异物感,舒适性不如自己的真牙;真牙支撑在骨头上,假牙支撑在牙肉上,因此假牙的支撑力也不如真牙。

误区五:牙病只是牙病,跟别的疾病没关系

有许多老人不解,为什么拔个牙,医生要求做心电图,还要暂停服用阿司匹林等。孟岑说:“临床上,我们发现牙病跟全身的疾病关系也非常密切。”有最新研究表明,老年人常服用的一些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会影响拔牙后创口的愈合。那么,牙病还与哪些全身性疾病相关呢?

糖尿病是牙病的第六大并发症。牙病和糖尿病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我曾接触一个病人,他很积极地来口腔科门诊治疗,但牙周疾病却不断恶化。因为他患有糖尿病,血糖过高影响伤口愈合。”孟岑说。对糖尿病人进行牙周治疗后,在吃同样药的情况下,血糖反而降低了。

牙病与心脏病。有研究发现,从心脏部位炎症患者的心脏中抽取脓栓进行培养,发现其中的菌种和口腔中的菌种来自同一个基因组,也就是说口腔中的细菌完全可以通过血液运送到心脏,导致心脏炎症。

牙病与胃病。老话说“牙好胃口就好”,许多老人要么嚼不动,要么囫囵吞枣没细嚼就咽下肚,就会感觉胃受不了。有研究发现,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也与口腔中的细菌是“同祖同宗”。

牙病与肾病。儿童的急性肾炎与口腔中的急性感染是有关系的。有些老人在家带孙子孙女,习惯把食物先在嘴里嚼一遍,再喂给孙辈,这样容易将老人口中的大量细菌传给孩子。

牙病与肿瘤。有些牙龈瘤在处理完牙结石后会消失,说明牙龈瘤跟牙周围牙结石的刺激有关。

最后,孟岑提醒,口腔问题连带着全身很多疾病,老年人切不可不当回事,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人老了,只有仍旧“牙尖嘴利”,才能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上篇:没有了
下篇:“神经过敏”反而可延年8种性格让你更长寿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