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2/20160216d961659679f04ab5adb6ee8f48eafa81.jpg
编者按 2012年1月10日,《新女学周刊》创刊。2016年2月16日,《新女学周刊》迎来了第200期;饱含作者的心血,仰仗读者的心仪,凝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2/16/024841.html

等待处理…

构建女学思想智库 营造女性精神家园

——《新女学周刊》200期纪念版

2016/2/16

编者按

2012年1月10日,《新女学周刊》创刊。2016年2月16日,《新女学周刊》迎来了第200期;饱含作者的心血,仰仗读者的心仪,凝聚编者的心力,走进了第5个春天。行进在推进性别平等的道路上,“新女学”曾如何“呈现女学新品质,汇聚学界新势力,记录女性新实践”?未来,“新女学”又将怎样“感知思想温暖,见证行动能量”?站在承先启后的时间节点,本刊特邀4位主力作者撰文,选编部分读者的真诚寄语,分享“新女学”收获的思考,倾听“新女学”发出的声音,描绘“新女学”期待的美景。

《新女学周刊》关键词

本土化

“新女学”是与性别相关的学术研究、知识传播与社会实践的集合,是女性/性别研究在中国的本土化表述。她既携带着女性解放的理想基因,也秉承着女性主义的学术气质,还夹带着中国文化的悠远乡音;她致力于性别研究的中国化,不但要推动性别平等进入决策主流,也要推进性别和谐融入公众生活。

知行合一

秉持“知行合一”的办刊理念。感知思想温暖,见证行动能量。

创新

力求理论上的前沿性、观点上的新锐性、态度上的包容性、表达上的策略性。

融合

成为女学知识的传播者、女学智库的建构者;女性发展的见证者、性别平等的推动者。

亲近“新女学” 寻找回“家”的感觉

■ 肖巍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春节刚过,人们尚在温暖的团圆中。回家过年几乎成为每个中国人头等重要的大事,因为家承载着我们人生中太多的东西——生我养我的地方,最初体味亲情的港湾,父母和儿时玩伴的所在地,还有那永远都抹不去的快乐童年记忆!偶尔,能在医院里看到一些行将离世的老人,辨析出他们喃喃自语中发出的单音就是“妈妈”和“回家”,令人唏嘘不已。

家,不仅是时空性和物质性的,更是精神性的。人类之所以“顶天立地”,全都缘于能够超越看得见的世界把一个看不见的世界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形容的便是这种感觉。《新女学周刊》出刊200期了,她已经从一个女娃长成一位漂亮的大姑娘,其成长过程饱含编者和作者的心血,以及读者的喜欢和支持。她每周出来与读者见一面,每每地为人们带来好奇和惊喜,以及深刻的思考和启迪。如今她已经成为中国女性的一个精神家园,读者也变得越发地无法离开她。每次读来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所讨论的问题不仅切合女性的生活现实,也让人看到大千世界不同时域中女性的精彩人生,思考她们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代法国女性主义哲学家露丝·伊丽格瑞认为,“性别差异问题即便不构成一个时代问题,也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每一时代都有一个需要透彻思考的问题,而且仅此一个。如果我们进行透彻地思考,性别差异或许就是当今时代的那个能使我们获得‘拯救’的问题。”我想,“新女学”所承载的使命便是通过讨论“性别差异”来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男女两性的精神世界及人生,使社会变得更公正、更和谐、更美好。或者说,如果我们试图达到这些目标,就应当倾听由“新女学”发出的女性声音。然而,倾听却是人类社会最为困难的行为之一,尤其是倾听不同的、受压迫者的声音。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声音是微弱的、含糊的,常常被颤抖地发出,因而很容易被忽视;也因为倾听本身便是一种道德行为,需要听者有耐心、有美德允许讲者表达出自己“纯粹的存在”。众所周知,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上,女性是群体性沉默的、失语的,而事实上,她们却并不是没有话语和故事的,只不过是一直没有如同《新女学周刊》这样的平台和家园发声而已。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女性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新女学”,因为她潜移默化带来的性别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变革的意义需要由历史来证明,是我们今天无法评说的。

“新女学”也通过对“女性学科”的打造把女性安顿在一个越来越大的空间中,让女性首先还原、发现和坐落在一个属于她自身的空间里,并由此超越自身走向世界和未来。谨祝《新女学周刊》越办越好!

《新女学周刊》: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沈睿 美国墨好思学院教授、中国研究项目主任

《女学报》1898年创立的时候,几个年轻的中国女性,跟着父兄,提倡女性的基本权利——那个时代是中国女性不缠足的权利,是读书的权利,是关心国家大事的权利,探讨女人可能可以跟男人有平等权利——“平权”这个词,一个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几乎不存在的词,激发了无数女性的梦想。

2011年底,当《新女学周刊》创刊前,主编禹燕给我写信谈及这个周刊,谈及《新女学周刊》的设想,我想到的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女学报》。深重的历史感激励了我,让我感到100多年的历史仍然勃勃跳动的脉搏;也让我感到深重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站在大洋的彼岸,与我们的前辈一样,关注世界女性,特别是我所在的美国女性在女学上的成就与思考,把这样的思考介绍给读者。

《新女学周刊》以这种方式参加了21世纪最伟大的解放——世界范围内的女性的全面解放。《新女学周刊》200期,我几乎有些不相信:真的200期了吗?时光流水,不禁回头和前瞻,好像站在一个新的台阶上,一个新的里程牌前,我很惭愧,自己做得太少。

《新女学周刊》的很多文章我都读过,我深深地感到《新女学周刊》的意义——对我个人的意义:通过《新女学周刊》,我了解中国女性思想的成长与现实的成就,对中国女权主义思想发展有及时的把握。记得那个“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实录”系列,深度分析中国少数民族女性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政治文化里的生存方式,我惊喜地阅读那些文章,每期必读,深受启发。

《新女学周刊》展现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下女性的思考,很多文章都既有深度也有现实意义,挑战传统,启示现实,鼓舞女性,开拓可能,而对未来的女性历史研究者,《新女学周刊》将是必读的中国女性思想发展资料。

专门研究女性学术和思想的期刊在中国为数甚少,《新女学周刊》成为中国女性思想研究和实践成果的汇集处,一个及时发布的汇集处。从世界女性思想角度看,《新女学周刊》是建设中国自己的女性思想和理论的重要阵地之一,也是世界了解“中国国家女权主义”思想的主要窗口。

中国的女性解放有自己的轨迹,考察这个轨迹,倡导和推动中国女性在解放的路上迈进;中国女性的平等与解放是21世纪世界女性争取平等与解放的一部分,《新女学周刊》也因此成为中国女性思想参与世界女权主义理论建设的一部分。

《新女学周刊》已经200期了!这是一个让人深深鼓舞的成就。开拓新思想资源,提供新思考可能——这是我对《新女学周刊》的下一个200期的期待。世界女权主义思想太需要面对具体问题和实践的新思想与新理论,《新女学周刊》已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坚信《新女学周刊》将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中国女性对世界女性思想与解放实践的贡献。

在前行中思考 在思考中前行

■ 亦平 性别问题研究专家

在《新女学周刊》200期之际,作为《新女学周刊》的作者和读者,我要送上衷心的感谢和祝福。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最近几天占据了媒体头条的新闻——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它不仅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为人类未来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方法。如果爱因斯坦一百年前没有提出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假说,大概科学家们也不会这样锲而不舍地去试图寻找和测量引力波。如果没有今天直接测量的成功,爱因斯坦的理论现在仍不过是猜测而已。虽然我这一科学领域的知识有限,但是这个新闻促使我再一次去思考理论与实践,或者说知与行的关系。

在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的领域,《新女学周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索的平台,在这里,记录着理论和实践、行动和反思,也见证着进步与回潮、争鸣和评判。虽然性别平等的理念已经逐步纳入到主流的话语中,男女平等也写入了我国的法律和政策,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从招生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到土地权益和经济收入的差距,不一而足。而且关于如何实现平等,人们也会提出不同的路径。比如有人主张用传统的儒家思想来规范妇女的言行,按照男外女内的分工各司其职以达到和谐;也有人主张从移风易俗修改歧视女性的村规民约开始,促进变革。在此时,一个具有社会性别视角,以促进妇女权利和性别平等为宗旨的媒体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它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力度和厚度的媒体平台。为此,我为《新女学周刊》提出下面的期望和建议:

更有深度的历史分析。特别是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当前的一些社会政策加以历史的分析和回顾,例如在土地政策方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中如何保障妇女的权益?生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对妇女地位和生存状况的影响?这些不仅仅是钩沉史料,更能为今天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更宽阔的国际视野。特别是增加关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相关信息和介绍。比如,看一看“一带一路”上的那些国家,我们对于这些国家的性别平等状况知道多少呢?在我们的知识谱系中,关于美国和欧洲的知识和经验介绍得较多;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地区妇女地位的真实全面的信息了解相对较少,而且我们听到的这些地方的故事,也往往与贫困、战乱、女性割礼、暴力之类的相联系。比如,乌拉圭的社会保障政策是如何对于妇女的再生产劳动做出补偿和承认的呢?如果妇女生育过一个孩子,她就可以选择提前一年退休,领取养老金。更宽阔的视野也包括我们如何用性别的视角去看许多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中,妇女是否被边缘化了?在可持续发展中所提倡的公私伙伴关系模式,对妇女就业和经济赋权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困扰欧洲的难民危机,肆虐全球的“寨卡”病毒,这些对女性意味着什么?当我们具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就能更好地思考:在性别平等的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前行?中国能为世界做出怎样的贡献?

如果我们不在思考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思考,那么性别平等也终究不过是个假说和理想,而不可能变为现实。我期待着,站在新起点的《新女学周刊》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传承女报精神 为女性议题严肃发声

■ 张红萍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西方一些先进国家女权运动比我们早半个世纪,性别意识比我们这里更深入大众。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中,保护妇女权益的多项议案已写入法律,妇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家庭暴力、性骚扰等都有了可依据的法律条款。我总以为现在这些国家不再有妇女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女性学学者说他们仍然存在许多妇女问题,比如家暴与性骚扰,有法律依据并不等于不再有妇女问题,只是比过去少了。

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妇女问题才刚刚提到议事日程,比如家暴、性骚扰,比如女性的未婚生育权,比如影响妇女生活的孩子养育等问题,都或刚刚立法或还在讨论之中,有些问题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提到议事日程。这样的现状需要《新女学周刊》这样的阵地来持续关注、严肃发声。

从百年前的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解放妇女到现在,中国一直走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路上,中国还不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社会,许多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有它的土壤与市场,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仍然影响着女性的生活与发展。特别是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一些在性别观念上落后的思想又沉渣泛起,让女性回家的论调、女性的天职是家庭的论调不绝于耳,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女性需要一块自己的阵地驳斥这些论调,《新女学周刊》不负众望扛起了这个使命。

在总结2015年的工作时,我曾说2015年是我与在妇女生活领域拉历史倒车的各种言论战斗的一年,而我的许多辩论文章大多都发表在《新女学周刊》上。多亏了《新女学周刊》的存在,我们关注当下女性生活的文章才有发表的阵地,否则在娱乐至上的时代,严肃的女性话题真难找到自己的阵地。

回想百年前戊戌变法时的《女学报》(1898年),辛亥革命前启蒙女性觉醒的《女学报》(1902-1904),那时的《女学报》介绍国外的女权思想,通报国内女性生活的种种动态,倡导女性做独立的女性,批驳各种阻碍女性发展的论调。有多少女性像唐群英一样,因为这些报纸传播的妇女解放思想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妇女解放的进程。可叹的是,现在许多报纸,走的是市场化道路,为了吸引读者更钟情于新闻热点与娱乐性,很少有报纸能像《中国妇女报》一样,有《新女学周刊》这样具有思想性的严肃讨论妇女问题的版面。我希望《新女学周刊》能够像当年的《女学报》影响唐群英等一样,一直伴随女性的生活,如同星星之火影响更多的女性,将女性引向光明的未来。

《新女学周刊》五年来出版200期,如此丰硕的成果让我们这些与她同行的作者感到既高兴又惊讶。在想象这些编辑与出版人的辛苦与坚守时,我想起了戊戌变法时《女学报》的康同薇,想起了辛亥革命前《女学报》的陈撷芬……祝愿这份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的周刊薪火永续,因为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女性问题需要讨论,还有许多涉及女性权益的议题需要完善;因为我们还走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路上,还需将更先进的女权思想传播给大众。《新女学周刊》有她存在的价值与必要,衷心希望她不断壮大,浇灌女性生活的美丽花园。

推进性别研究 彰显女报品格

——读者寄语《新女学周刊》

自2012年1月10日创刊以来,《新女学周刊》陆续得到来自学界、妇联组织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以电邮、电话、来函、微博等各种方式关注“新女学”的成长,关心“新女学”的未来。

学界如是说——

北京大学前副校长岳素兰:你们办得有新意,我希望能收到电子版,也是学习和情况交流的载体。

南开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乔以钢教授:《新女学周刊》从形式到内容,总体很不错。既有时代气息,又有学术内涵。版面也端庄亮丽。若能考虑就某些前沿问题展开讨论争鸣,应该更容易被传播,也可以扩大影响力。当然,版面所限,不适合长篇大论,需要精粹活泼又有深度。首先是设计好合适的话题,然后组织笔谈。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萍:细读贵刊2014“传递思想温暖 汇聚行动能量——‘新女学’年度热点回眸”与2015“开启融合之旅”,发现你们站得高,望得远,气势大,议题新,抓住女学之要害。“新女学”是女学的热土,是学者交流的平台,是女学思想汇聚的圣地,是《中国妇女报》的亮点,是团结高校女学的园地。作为女性学研究者,我热爱“新女学”。希望你们越办越好!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白军芳:每当“新女学”如期进入我的视野,我都会满怀感激心理地拜读每一篇文章。《新女学周刊》的工作多么有意义,对于我,又多么有用啊。这些知识开拓了我研究的视野,激发了我探索的勇气。尤其,那一期关于女性与抗日主题的专刊。《家国文化与女性在抗战中的多重角色》给我很深的启发。好文章啊!

妇联干部如是说——

上海市妇联研究员陆建民:我觉得《新女学周刊》办得很好,能从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公共政策研究以及最新的学术介绍与热点探讨等方面,为《中国妇女报》这一全国性的女性报刊开启新的窗口,增光添彩。

湖北省恩施州妇联原副主席刘俐萍:《新女学周刊》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特别是关于家庭政策的系列讨论,为妇联开展家庭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妇联干部,我觉得“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实录”非常好,希望周刊也能反映恩施州土家族、苗族妇女的生活。

各界读者如是说——

工人日报新闻评论部主任刘文宁:《新女学周刊》的显著特点是大气。视野放得开,古今中外,对女性问题有全方位检视。同时,选题所针对的多是中国现实中的女性问题,这样就使得对历史中的、域外的女性问题的探讨,有了现实的根基。这往往是类似周刊在张大视角、向历史延伸的同时,又能聚焦现实的难点。《新女学周刊》在这一方面把握得当,选题精心。

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杨洁:我喜欢“女学热点——建言公共政策”敢担大任的参与性,爱看“艺苑映像”图文并茂的简约赏析,钦佩“前沿视线”的宏阔视野,细读“女史重建”中的女性光芒。“权威调查”也是很好的栏目。这样的数字新闻,能更客观、精准地反映社会现实。既可当作个体的现状参照,又能作为决策参考,只要有调查,我都会先读为快……

北京电信IT部职员谢丹靖:我对“艺苑映像”与“女史重建”栏目特别感兴趣。通过“女史重建”栏目,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女性的历史贡献。还有那些在艺术上勇于探索的女画家们,她们的成就真让人佩服,从画上就能感到震撼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