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1/201601267a340cac99494f2ea74b8bb2882716ed.jpg
王兴兰和本村妇女在山葵基地工作 (中国妇女报记者 周玉林/摄)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周玉林 “去年一月,一场大风就让我损失了几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1/26/024346.html

等待处理…

云南会泽:“妇女小贷”助摘“贫困帽子”

2016/1/26

王兴兰和本村妇女在山葵基地工作 (中国妇女报记者 周玉林/摄)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周玉林

“去年一月,一场大风就让我损失了几十万,天上地下都是山葵。”一年过去了,绿发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莲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痛心和后怕,“在县妇联和乡政府的帮助下,没几天就建了这个钢架结构的新大棚,再也不用担心风了。”

云南省会泽县五星乡党委书记杨贵森接过话茬对中国妇女报记者说,你问我们为什么穷?四句谚语就说出了我们的穷根:山高石头多,洋芋滚下坡;水冷风又大,瓦片吹地下。

这谚语不仅是五星乡的写照,也是会泽的写照。

会泽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是云南省人口第三大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至今仍有贫困乡(镇)16个、贫困行政村209个、贫困村民小组569个、贫困人口38.5万人,占总人口的37.5%,居全省第一。

“妇女小贷”助力扶贫攻坚

“县妇联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整乡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妇女小贷’为抓手,积极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6年共发放贷款2.5亿元,扶持3430名妇女成功创业,带动9300余人实现就业。”1月25日,会泽县妇联主席邓云梅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经过多年探索,她们摸索出了一条“通过能人示范带动,引导妇女从守业走向创业”的路子。

“‘贷免扶补’‘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两个十万元’‘微小企业贷款’,这些项目都能在关键时刻帮助贫困妇女解决创业初期资金瓶颈问题。但怎么让有心创业的贫困妇女知道呢?”为了提高政策知晓率,会泽县妇联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QQ群、微信群、微博、群众会议等各种宣传渠道和方式,通过印制宣传册、发放宣传单、播放宣传片等办法,大力宣传鼓励创业就业贷款扶持政策,号召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

王玉莲说,她就是在QQ群和微信群上知道“妇女小贷”的。那时,她手头正紧,急需一笔钱解决困境,于是就联系了县妇联申请了贷款。

在宣传的同时,会泽县妇联对全县有一技之长,有创业愿望,但缺少启动资金的妇女进行摸底调查,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积极争取贷款指标,拓宽贷款渠道,把指标分解到各个乡镇,完善服务网络,贷款户在每个乡镇和县级妇联都能办理,为妇女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降低了办理成本。

加大培训,增强创业能力

“农村妇女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匮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只能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殖业、个体户等技术要求不高的产业,从事层次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能干什么就做什么,谁有创业欲望就扶持谁!”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增强创业妇女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扶持对象自我发展的能力,会泽县妇联与县人社局、农业局、畜牧兽医局等部门协调,依托“妇女之家”对创业女性进行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培训。

“2009年以来,我们利用‘妇女之家’开展各类培训750余期,培训妇女65200人次;组织150名农村女经纪人、种植、养殖女能手,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创业妇女参与SYB课程(创业)培训,培训创业女性3500余人。”邓云梅介绍说,通过参加培训,让她们了解创业过程,理清创业思路,制定创业计划,为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和技能基础,同时还常年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实地指导等工作。

能人帮带,大伙共同致富

王兴兰没来绿发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之前,就在家做些农活,“早些年,一家人就靠洋芋和苞谷生活”。后来,她和丈夫外出打工,但家里老人孩子没人照顾,又回家了。

2011年5月,在五星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王玉莲与一家台资企业合作,推行“土地流转”,在石龙村建成山葵种植基地,成立了绿发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

“基地建立之初,乡里就协调了60万元贷款,还明确了乡两名党政班子成员专门负责基地建设的相关服务工作。”杨贵森对中国妇女报记者说。

此后,会泽县妇联多次到种植基地查看,在了解到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的实际困难后,又协调了15万元循环金和8万元“贷免扶补”,自此开启了王玉莲的种植特色产业致富梦。

“2012年是500亩,2015年又增加了300亩,平均每亩可实现纯收入8000元,一年纯收入就是2400万元。”王玉莲很是高兴。

高兴的不仅仅是王玉莲,王兴兰、宋美英等当地50名农村妇女也很高兴,她们都是当地的富余劳动力。

“我每天能挣70元,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这儿,有将近2000元的收入。家里有事就请假回家料理一下,既挣了钱又照顾了家,比在外打工好多了。”王兴兰高兴地对中国妇女报记者说。

“2015年,王玉莲的基地就地就近累计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余人次到基地务工,带动农户2000余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邓云梅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王玉莲的基地已确定为“会泽县巾帼示范基地”。

离王玉莲不远,是刘永萍的金银花基地,每年收获季节,每天都有近200名老人和妇女在基地忙碌。

“2015年,我的公司就地吸纳了5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大多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实现劳务收入100余万元,带动周边务工群众户均增收2000余元。”会泽天耀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萍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

上篇:没有了
下篇:应对寒潮 各地妇联积极行动情暖妇女儿童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