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6/1/m2016012103c01f9ad7154ca3bd4666f693b47cb4.jpg
■ 关颖 习主席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再次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我看来,习主席所说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就是要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6-01/21/024222.html

等待处理…

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

2016/1/21

■ 关颖

习主席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再次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我看来,习主席所说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就是要在孩子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对此,父母承担着首要的责任,家庭具有天然的优势。

说到爱国,一些家长很自然地想到的是政治教育、理论宣传,觉得是形式上的、很虚的东西,很少能够与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成才联系起来。在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免存在一些认识与行为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对爱国教育认识偏颇。有人认为爱国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懂什么叫爱国,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爱国了;有的认为爱国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不用操心;有更多的人认为抓好孩子学习、让他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是最重要的,爱国教育可有可无,不必当回事也用不着耽误时间……这些认识上的偏颇使爱国教育成为一些家庭的教育盲点,让孩子失去了从小在家庭的自然环境中受教育的机会。

误区之二:培养孩子过于务实,缺乏对国家的责任感。一些家长认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太虚无,为自己前途奋斗才实际。于是紧盯孩子的学习,甚至连新闻节目也不让孩子看。结果是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把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圈定在个人奋斗的框架里,学好了考个好学校为的是自己的荣耀和回报父母,而没有为未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内在动力。事实上,这样的孩子即便学习很优秀,也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误区之三: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孩子们接受国外的影响越来越多,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却越来越少。随着中国一天天强大,外国人学汉语、学儒家思想、学京剧、学中国功夫成了热门儿,而孩子们却热衷于过“洋节”、吃“洋餐”、盲目模仿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的祖先,不了解祖国的优良传统,没有民族自豪感,甚至鄙视国人。

误区之四:对国家的抱怨过多,影响孩子对祖国的认识。我们国家在社会转型期存在某些问题不可否认。有的家长只看到眼前的问题,而看不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牢骚和抱怨过多;也有的人只是指责别人的问题,很少考虑如何从自己做起。一位父亲看到媒体对中国游客在境外不文明行为的报道后跟孩子说“中国人真没教养!”如果每个父母都对国家少一点抱怨,都能为祖国的荣誉、祖国的进步出一点点力,本身不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吗!

我们不妨试想,一个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不热爱家乡和父老乡亲的人,他的身上是否缺少了立足的根基、缺少了一种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孩子只是为了得高分、受表扬、进好学校、挣大钱而学习,能跟我们的时代与社会发展合拍吗?所以,家长要助孩子成才,自己首先就要走出爱国教育的认识和行为误区,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恰恰就在于能使人的公民生活、爱国生活从幼年开始。”这种从幼年开始、从生活开始的爱国教育,最具优势的就是家庭。也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祖国”是抽象的,而父母让孩子懂得现在虽然年龄小也是中国的公民、国家的环境要我们来保护、国家的富强需要每个人努力的意义并不难。从爱父母、爱家乡、保护环境、努力学习等事情做起也很容易付诸行动。

家长走出自身的误区,家庭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定大有可为!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上篇:促进家校沟通 上海做了哪些选择
下篇:信息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