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是文字,不是用眼欣赏、悼念的,而是要用心和行动去传承,即使那些是我们不曾经历的。
■ 张鲁豫 文/摄
冬至——由周代开始以之为岁首的盛节,与圣诞节不过相距3天,但一个活色生香,一个噤若寒蝉。那些横亘于朋友圈的文字,无论是《后汉书》记载的“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还是《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抑或是《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庆祝往来,一如年节。”都像是一篇篇祭文,而“站立”在文字前的我们就像追悼者,无论怎样的喜、怒、哀、乐、忧、思、悲、痛之情仅生于“悼词”诵起的那一刻,但“悼词”尚且余音未了时,大多人已是“眨一眨眼睛,不带走一片云彩”,那曾经深入生活、渗入骨髓的欢盛早已远离了我们。
前几日,看到陈道明在《传承者》的一期节目中说“文化是需要接力的,我们要论传承而传承”,对此我深有同感,文化不是文字,不是用眼欣赏、悼念的,而是要用心和行动去传承,即使那些是我们不曾经历的。
第一季:冬至老矣,尚能饭否?
“消寒宴不仅是一个冬至节气的美食宴会,更是一个贯穿在美食背后的文化盛宴……在这里,故事不仅会说给大家听,还会演给大家看。”这是3年前“母仪天下”开博推出的第一个活动——冬至消寒宴。这个组织的创办完全是我和一圈热爱传统文化姐妹们的自娱自乐,并为其取了这“妄自尊大”之名。这全赖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越发意识到母亲的重要性,而儒家文化先齐其家,再治其国的次第,古往今来诸多贤良母亲的故事,还有发生自己身上的育儿事件,让我们有了“家即天下”的胸中沟壑、腹内乾坤。
姐妹们将第一个“玩”锁定于当年的冬至节,但毕竟曾经的血脉早已被切断,没有记忆、没有痕迹,有的只是文字,一群小女子们尽情地臆想着、热烈地讨论着,期待那“死”的文字变成“活”的形态。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故亦终始之期焉,遂以为子……”冬至节上午未时,在几位身着汉服妈妈的大明官话诵念声中,消寒宴开始了。
在日常生活中,仪式感是常常被忽略的,就拿就餐而言。现代社会太多的家庭饭菜一摆上桌,筷子就会齐刷刷地伸了出去,长幼尊卑在这个动作中消亡,感恩之心在这个动作中殆尽,而这正是仪式感的缺乏而导致的。而我们坚信仪式感的力量,当气韵十足的诵念声响起时,原本喧闹的场地立刻静了下来……《后汉书》的这段文字莫说是孩子,就连家长也是陌生的,而大明官话大家更是闻所未闻,但这份肃穆唤醒了大家的仪式感,在接下来的各个环节,所有的孩子都愉悦的欣赏着、倾听着、静静参与其中……
现如今各类古装剧将社会带入了一个怪圈:电视里的人、电视外的人各个都明镜般地知晓那方框里的人物、情节是杜撰、是捏造,但无可否认的是它却有着三人成虎之力,在冗长的剧情引导中,无论是剧中人还是剧外人,心中都会泛起自欺欺人的斯德哥尔摩心理,而我们则力求在混乱的环境中为自己的孩子展现一个接近真实的传统。
就好像关乎馄饨的故事。虽然在消寒宴上,我们也会讲馄饨与西施的民间故事,但更会告诉大家馄饨的真正取天地混沌未开之意。那方方的馄沌皮代表地,而圆圆的馅表示天……在娓娓的故事讲述声中,一盘盘热腾腾的馄饨被身穿汉服的妈妈们端到了大家面前。满族人砂锅白肉、江南水乡的赤豆糯米饭、上海的汤圆……但凡我们精确查到出处的各种冬至美食都伴随着故事的讲述一一呈现。
饺子,一道风靡的冬至美食。小时候每到冬至,祖籍河南南阳的母亲都会张罗家人包几屉饺子,“冬至不吃饺子,冻掉俩耳朵”早已从南阳成为全中国人的冬至记忆,但接力了形式的我们又有几人接力了其内涵。为了让孩子们不仅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决定把“娇耳”的故事通过皮影戏的方式演给大家。
“母仪天下”里有位妈妈是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的编剧,小小的饺子堆在她案头的是厚厚的资料;一位妈妈是天津美术学院的国画教授,硬塑卡上的10个人物在她的妙手下栩栩如生;几位巧手妈妈剪刀飞舞,仔细地剪着硬卡上被分解的人物的头、身体与四肢,然后再将它们一块块用麻线拼接;一位妈妈去建材市场选木材,找来白布、白炽灯搭起了皮影戏舞台。
妈妈演员们都没有任何皮影戏演出基础,甚至有些人是头一次听说皮影戏,但每一个演员从制作道具到熟读剧本,再到牢记台词,再到手持皮影,再到手中皮影与语言的配合,都煞费了一番功夫,张仲景的表演者甚至在梦中手里还拿着长筷摆动着“不为良相,但为良医”的影像。
……
第二季:寻回遗失的叩拜礼
中堂上一位母亲端坐于官帽椅,中堂下一个男孩倔强地站着,时间一点点流失,原本的安静也被这一幕搅动。堂上的母亲是我的朋友,眼见她的坐姿越来越紧张,表情越来越尴尬,我赶紧将她领下了中堂。大约10分钟后,女友再次坐在了官帽椅上,这一次她的表情愉悦、轻松,而男孩恭恭敬敬地跪下身去,向母亲叩拜3下。
这是发生在两年前冬至堂会上的一幕。
女友告诉我:“有一次,我惩罚他让他面墙而跪,刚才他联想起了那次不愉快的感受,所以,死活都不肯对我行叩拜礼。”这番解释让我又高兴又哀叹。高兴的是孩子接受并理解了叩拜乃中华传统礼仪之说,哀叹的是叩拜之礼的沦落。
其实,在现今社会不仅仅是施礼者内心抗拒,就连受礼者的内心也充满了忐忑和不安。每到春节,母亲为儿子发压岁钱,儿子行叩拜之礼,并双手上举接红包时,母亲都会摆着如风扇般的双手说:“咱不兴这个。”与一众朋友聊及此事竟引来哗然一片,大家纷纷吐槽:“上次我妈过生日,我给她下跪,结果她紧张地差点摔个跟头。”“去年过年,我让YY给奶奶磕头,奶奶死活都不肯”……
是呀,到底我们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为此,我特别要求张卫东加重了祭祖、尊长环节,以改变大家的莫名心理。其实,我们所谓的加重不过是古时的最普通。
3年前,姐妹们自己鼓捣出的各种吃在冬至不过是饭后甜点,祭祀才是冬至的主菜。冬至节缘于上古的“腊祭”,希冀以祭祀活动来娱神祭天,祈求上苍与神灵的保佑。一直以来祭祀都是君王的专职,直到东汉,君王的祭天也延伸出了民间的祭祖。据《四民月令》记载说:“是日,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形式分两种:一种是室外祭奠,另一种是室内祭奠,而两年前张卫东先生带给我们的则是后者。
自娱自乐导了一季冬至盛宴,让我们自愧文化的浅薄,第二年央求我们的国家先生、国家昆曲一级演员张卫东带着我们过一次真正接近传统的冬至节日。“邯郸学步”中楚国青年的好学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仅仅学到了邯郸人走路的形,而没有得其精髓与内在,而我们的好学也是弥足珍贵的,但一味地自创、自导终究躲不过“东施效颦”,而受教于樊伯炎、朱家溍、吴鸿迈、周有光等国学大儒的张卫东对传统文化非常精通。一张普通的长桌经他用猩红的传统桌帷一围则变身成了香案,香案上供放着各类时令水果以及三牲等供品,在张卫东先生的带领下,所有的男丁由长至幼依次敬香,上灯,敲磬,向香案上供放的依照古法写就的“天地君亲师”牌位行三献礼。整个叩拜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屏气凝神,就连一姐妹怀抱中不足2岁的小儿也一脸的庄重,不知成人后的他是否还会记起这一幕,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观念会深深地烙印在他脑海甚至血脉中。
最初周围姐妹聚集在一起过冬至完全是因为如今以“口”为计量单位的家庭完全没有了族群的概念,而族群中人与人间相处的学问是现今孩子无法体会、更无法学习到的。孔子曾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但私以为,如果没有族群生活的历练与经验,又如何练就一双“择仁而处”的识金慧眼?而第二季冬至盛宴的参与者远远超过第一季一倍之多,我想大家都抱着同样目的而来:为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寻找一个最温暖的里仁,在族群中明白长幼亲疏,在里仁中知晓各得其所,各安其所。
第三季:“探访”文人之清幽
几年前,我曾有幸参加了几期雅集,或许是焚香、品茗、挂画、插花成为文人之雅签,所以不同面孔的雅集总是营造着雷同的意境:充满禅意的茶席洋洋洒洒落着几片花瓣;宣德炉升起的飘袅紫烟;散发着日本气息的插花,美则美矣,但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系统学习国学后,我才意识到时下的“雅集运动”不是缺少了什么,而是多了些——刻意。刻意地营造气氛、刻意地烘托意图,而这份刻意生硬地将本应皆是参与者的大多数人变成了陪衬、而雅集也变成了小剧场演出。
不过,刻意表现从某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传统文化的断代与缺失导致了如今传统文化倡导者的用力过猛,就像之前的两季冬至盛宴,主题的设计、内容的侧重、环境的布置都属刻意而为,人为操刀的意图和目的过于明显,这显然背离了千年来相承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熏、陶、养、涵、育的教育方式,同样也背离了雅集本来的清、雅、幽的自然呈现。
到了第三季,我们不再向先生提任何要求,只是带着兴趣、爱好游戏其中。没有了任何学习,观察的功利目的反倒让我收获了更多,第三季冬至盛宴,我才一心轻松地发现除了供放“天地君亲师”牌位的供桌被刻意地烘托出庄严的肃穆外,古家具博物馆的陈列没有因我们的盛宴丝毫的挪移。
而攒三聚五的“集中集”在完成了对“天地君亲师”的叩拜献礼后自发形成,而“集中集”无疑是兴趣、爱好更细致的分割体,平等随性地交流很容易令话题深入、气氛更加相融,200多人分散其中并不觉得拥挤。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园雅集图记》,苏轼、苏辙、黄鲁直、李公麟……16位令后人叹为观止的文苑奇才也是三人一组,五人一群地聚在画面各处作诗、题画、写字题石、弹奏吟唱、看书说经各得其乐,“和而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自然与人是相得益彰的,而第三季冬至盛宴就是人与周遭环境协调、融合、共存最艺术的展示,我想即便是《西园雅图记》里的大腕们也只是随意挑选了石桌、假山,彼时,陈列是人的道具,是背景,而人又何尝不是陈列的道具和背景。文化的熏陶从来都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但瞬间的美与艺术会在心中定格。冬至节结束后,我们为“母仪天下”的一姐妹暖房,大家品茶的品茶、做女红的做女红,聊天的聊天,而孩子们则利用环境玩着躲猫猫,一切都来的那般自得。原来“聚”真的不用大家围坐一处,共做一件事。根据伽达默尔《美得现实性》理论,节日的本质就是聚拢人们,而这也是雅集之“雅”的全部含义与力量。
原本以为孩子是坐不住的,他们会不费吹灰之力将“雅”破坏,殊不知“雅集”的三五成群让孩子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喜欢象棋的儿子在“相对终无语”的“二君子”面前毫不客气地指点河山;文静的乐意在其母亲的身边有板有眼地为偶尔驻足的人奉茶;几个三岁以内的孩子跟着昆曲细腻婉转的“水磨腔”咿呀哼唱着……他们各得其所,找寻着各自的兴趣,驻足、离开,开始下一个兴趣的寻找……这时你会发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与成人如此紧密地联系着,原本属于你的兴趣,并且你一直期待成为他的兴趣在那一刻真正的属于了他们。
王小波曾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但我还想添上一笔:“拥有诗意的世界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庄严、神圣的世界。”是的,世上的每一个存在都有着自己的诗意、庄严与神圣,而在每一个诗意、庄严与神圣中我们都能找到自我,正如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