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5/12/20151229195669fc8b1f4be1b6aeb36352dccfb8.jpg
顺德的梁结缘姑太、黄群弟姑太在“冰玉堂”接受中国妇女报记者(左一)采访。 编者按 广东珠三角地区有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5-12/29/023538.html

等待处理…

中国妇女报记者走访珠三角多地进行抢救性采访

寻访中国最后的自梳女

2015/12/29

顺德的梁结缘姑太、黄群弟姑太在“冰玉堂”接受中国妇女报记者(左一)采访。

编者按

广东珠三角地区有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自梳女。调查发现,这个在清末民初由于蚕丝业兴起、缫丝女工经济独立、命运自主而发展到高峰的女性群体,如今仍健在者粗略统计不过几十名。为对昔日珠三角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以及对这群独特的近代中国女性进行细致梳理,今年以来,中国妇女报记者参与了著名作家莲子的相关调研课题,耗时数月,走访了广州、东莞、肇庆、佛山、顺德等多个地方,进行抢救性采访工作,记录了多位中国最后的自梳女的故事,以还原这一独特群体的生存状态、精神特质,以及她们为珠三角20世纪中后期的发展所奠定的经济基础和人文积淀。目前有关调研成果已经结集成书《中国最后的自梳女》,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2月28日,由佛山市妇联主办、广东妇女研究会及花城出版社协办的新书发布及分享会在顺德均安冰玉堂举行。

□ 中国妇女报记者 林志文

一个古老独特的社会现象

据资料记载,大约从明代中叶后期起,珠三角一带开始出现一些女性不甘封建礼法的束缚与虐待矢志不嫁的现象,这些女子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并自行梳髻,俗称“自梳”,这些女子便称为“自梳女”。近代,珠三角蚕丝业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自主谋生、经济独立的机会,使这些习俗得以延续、发展,至清末民初达到了高潮。顺德作为这一独特风俗最重要发源地,一直拥有数量庞大的自梳女。20世纪30年代,顺德有女性40万,自梳女就超万人。上世纪30年代,受世界经济危机及日军侵华影响,广东丝绸业遭受严重摧残,大量女工被迫另谋出路,前往大城市、香港以及东南亚国家当女佣,创出蜚声南洋的家政服务品牌“妈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的自梳女不再出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原来在南洋打工的自梳女年老退休,寻求叶落归根,大批返回家乡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顺德等地。目前,广东仍在世的自梳女人数,粗略统计不过几十名,散居在珠三角各地,她们是中国最后的自梳女。

近年来,全国尤其广东不少专家学者对自梳女多有研究。有研究指出,自梳女在珠三角兴起,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珠三角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桑基鱼塘的耕种方式,使得养蚕业十分兴旺。当地许多女子自小就掌握了种桑、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的技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顺德一带丝绸厂纷纷建立,拥有产业工人6万人,几乎都是从事缫丝业的女工,而这些女工不少是自梳女,自梳女堪称中国近代数量最大的女性产业工人。也有研究指出,当年那些晨出暮归、采桑养蚕、不守困自封的缫丝女工,是中国率先觉醒的女性群体。

寻访中国最后的自梳女

今年以来,中国妇女报记者跟随课题组,走访了珠三角多个地方,采访记录了近20位目前散居在东莞、肇庆、佛山、顺德等地,身体条件尚能接受采访的最后一代自梳女的人生故事。在接受采访的自梳女中,年纪均已超过80岁,年纪最大的已超百岁。她们中有的人生坎坷,充满传奇;有的一辈子自立自强、为家庭奉献了女人美好的一生;大部分接受采访的自梳女年老时回归家乡,叶落归根,终得安然。

97岁高龄的欧阳焕燕姑太,是记者采访过的自梳女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姑太。一个宁静的午后,记者在顺德妇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顺德均安镇仓门西溪坊一幢两层高的白色村屋前,房子乍看与一般的农村自建房并无二致,不同的是,这里住着一位不太为外界所知的“名人”——欧阳焕燕。

燕姑太年轻时,姐妹三人都梳起发髻终身不嫁。她大半辈子闯荡南洋,曾先后在新加坡华侨领袖陈嘉庚、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家当女佣,其中在李家的时间长达40多年,不仅见证李光耀从普通律师到新加坡总理的历程,也照看李光耀3个子女长大成人,可谓阅尽繁华,见惯世面。1986年,当时年近70的欧阳焕燕决定和姐姐回家探亲,自此没再回李家工作。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曾托人给她带来信件和照片,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也曾到顺德均安探望欧阳焕崧、欧阳焕燕两姐妹。

欧阳焕燕是顺德自梳女甚至珠三角自梳女中人生最为辉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位。而记者采访到的自梳女中,大多数是像东莞常平镇的李月笑这样一辈子自立自强、为家庭奉献的坚强女人。

东莞常平镇镇南街24号,是一座外观虽破旧、但仍保存完好的两层高旧房子,熟知历史的常平镇妇联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房子有其特殊性质——“姐妹屋”。它建于100年前,由一批又一批自梳女出资建造及维护,时至今日,这座刻着光阴痕迹的老宅里,还生活着东莞最后一批自梳女。踏进 “姐妹屋”,中国妇女报记者见到了生于1931年的周月笑老人。“小时候我家里有1个哥哥、7个弟弟、4个妹妹,一大家子负担沉重。”周月笑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年仅17岁漂洋过海下南洋、大半辈子在马来西亚打工的人生经历,讲述了她自梳的缘由、挥泪斩情丝的无奈、异国打工的辛苦以及人生的许多酸甜苦辣。周月笑老人如今不愿住养老院,独自住在“姐妹屋”,她告诉记者,守望这座姐妹们共同的家园,待自己驾鹤仙去之后将这房子捐给政府,是她最重要的使命。

寻访过程中,中国妇女报记者还惊喜地发现,自梳女现象也吸引了年轻女大学生的研究兴趣。“接受采访的自梳女口里云淡风轻,可是对于我们来讲,那样的人生却难以想象。所以,我们想记录,想让更多人知道,曾经有一群女人,她们经历了什么。”初秋的一天,两位刚毕业于东莞理工学院的女生林睿、苏泽贤,向笔者介绍起两次到南洋寻访拍摄自梳女的经历,深有感触地说。林睿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她们拍纪录片《自梳女》的初衷,主要是为完成当时学校实践专业课程要求,于是组成团队,开始走访东莞各镇街的自梳女,并完成了《自梳女》第一个版本的拍摄,该片后来获得东莞理工学院影视作品大赛的“最佳纪录片”奖项。随着对自梳女故事了解的深入,女大学生们不由自主萌发了到南洋走访拍摄的想法。由于该项目其后获得资金支持, 2014年9月以及2015年2月,林睿、许育珩和苏泽贤3名女大学生,两次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寻找自梳女们在南洋的生活轨迹,拍摄自梳女的故事。

在女大学生的镜头和描述中,那些20世纪三四十年代漂洋过海下南洋,把汗水、青春、人生都挥洒在异国他乡的自梳女们,年老了虽不能叶落归根,但毕竟在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找到了安度晚年的归宿,倒也自得其乐,让人听来竟有几分“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乡做故乡”的感慨。

自梳女叶落归根终得安然

今年5月,中国妇女报记者在顺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展览馆采访时,偶遇一位年轻人,见他与和梁结缘姑太、黄群弟姑太手拉手聊天甚是亲热,不禁好奇细探究竟。年轻人自称“沙头外甥”,他告诉记者,几乎每个沙头村,甚至均安镇、顺德区的家庭,家里都有长辈是姑太,都曾受过姑太的恩惠。“我们顺德人对姑太都是很敬重的。”

采访中,中国妇女报记者了解到,在珠三角地区,自梳女年轻时牺牲自己的幸福打工一辈子,在外省吃俭用,所得收入大多用于支援娘家的父母兄弟甚至侄子侄孙,为家庭做出巨大贡献,得到村里人和后辈的莫大尊敬。当她们年老时,家族成员纷纷接她们回乡,有些居住在她们年轻时寄钱回家建起的村屋中,有些和侄子、侄女、侄孙住在一起,有些则由政府安排入住敬老院。这些漂泊一生、辛苦一世的老人,终于叶落归根,终得安然。

因长期在南洋居住,不少自梳女年老返乡时持的是外国护照,因此须每隔一段时间出境换护照及办签证,但随着年纪渐老,她们无法定期出境办理手续而导致签证等过期。近年,顺德、东莞等地有关部门纷纷向公安部门递交申请,希望按特殊情况处理,恢复这些年迈的自梳女们的中国国籍。经批准,近年大部分自梳女终于恢复了中国国籍,一方面不用再辛苦出境办签证,另一方面也可享受当地的有关政策。

2012年12月25日,自梳女展览馆在顺德均安冰玉堂揭幕,梁结缘、黄群弟和黄丽娥等几位姑太作为自梳女的代表一起为展览馆揭幕。如今,冰玉堂已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尚能走动的姑太们如今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到冰玉堂,和老姐妹闲话岁月,和游客聊天,用老人自己的方式,平和地为世人讲述那段传奇的历史,讲述那些过往的故事。

记者手记

一项抢救性寻访工作

□ 林志文

今年年初,当中国妇女报记者初次与自梳女风俗最重要发源地的顺德有关部门联系时,区妇联的同志就直言相告:“要赶快来,越快越好。这是在抢抓历史文化遗产。”

在东莞采访时,当侨联办公室主任黄伟华拿出一份2014年11月统计的东莞自梳女名单以及另一份2013年12月统计的名单给我们对比时,我们惊愕地发现,短短一年间已有十几位自梳女故去,名单上仅剩27位。由于目前最后一代自梳女都已到耄耋之年,尚健在的人数粗略统计不过数十人,她们中有的迁徙,有的住进了老人院,有的行动不便,有的失去联系……由于这些原因,寻访的过程充满困难,也更显这项抢救性寻访工作的迫切性。

采访过程中,中国妇女报记者也竭力到现场寻访拍摄曾经数量众多的自梳女聚居的“姑婆屋”,无奈随着岁月变迁,那些见证姐妹情谊、记录岁月的历史建筑,不是破败不堪,荡然无存,就是大门紧锁,人去楼空,保存较好的仅剩顺德均安的“冰玉堂”、东莞的“姐妹屋”、肇庆的“观音堂”、广州黄埔古村的“姑婆屋”等,令人感慨。但无论如何,想到能在自梳女的故事即将成为遥远而陌生的古早之前,将之追忆记述下来,便觉得我们的思索和努力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

上篇:没有了
下篇:袖珍人的大梦想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