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5/9/m20150908a6f6d8be4d114e239998c04f9dcf2c56.jpg
□ 本报记者 刘旭 □ 陈伟平 许凌康 这头是国,那头是家。西藏军区岗巴边防营的军人们认定了“尽忠即是尽孝,爱国便是爱家”。只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5-09/08/020280.html

等待处理…

铁血男儿也柔情

——记西藏军区岗巴边防营(下)

2015/9/8

□ 本报记者 刘旭 □ 陈伟平 许凌康

这头是国,那头是家。西藏军区岗巴边防营的军人们认定了“尽忠即是尽孝,爱国便是爱家”。只是,当我们真正走近他们,才发现这群铁血男儿们的心里一样盛满柔情,一样有着对家和对“她”的牵挂。

有一年的春节,塔克逊哨所的电线被大风刮断,由于抢修难度大,哨所官兵们知道,给家人打个“贺岁电话”的愿望落空了。来自陕西的四级军士长李亚峰原本和家人约好通话,这时的他感觉空落落的。

其实哨所领导本已安排李亚峰当年回家探亲,看望自己的父母妻儿。他却主动把探亲机会让给了其他大龄单身战友,希望战友能借探亲早日组建家庭。

狂风仍在呼呼地刮,带着对家人的牵挂,李亚峰冲上哨所主峰,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大风口,扯开嗓子,喊出心声——“爸爸妈妈,能听到吧?峰娃儿给您二老拜年了!年货备齐了没?要多买点好吃的。还有,要记得按时吃药,穿暖和些……”

“孩儿他妈,今天没接到我的电话,着急了吧?这些年你受累了,谢谢你独自撑起这个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哨所评选‘最美军嫂’,你上榜了……”

“宝贝,想爸爸了吧,爸爸也想你!爸爸没回来陪你过年,可不许哭鼻子。记住,你是军娃,是个小小男子汉……”

戍守岗巴,总有别样的辛酸。

教导员何正海说,岗巴军人的孩子不是一天天长大的,而是一年年长大的,岗巴军人的父母不是一天天变老的,而是一年年变老的。

可戍守岗巴的官兵,有的一年甚至几年都回不了家乡,只能把思念藏在心底。

前任教导员唐会明被家人称为“负心汉”:妻子来队探亲,他没接送过一次;妻子随军5年,他没在家过一个团圆年;妻子生病住院三次动手术,他没在身边照料过一天……当他终于休假回家,孩子却只抱着电话喊爸爸。

谭晓华任四连指导员时,有两年多时间没能回家,远在遂宁的妻子潘亚维一口咬定他有了别的女人。于是,一封接一封信逼他离婚。后来,潘亚维带着孩子到岗巴找他算账,才撇清误会。

那年面临走留进退,谭晓华觉得欠家庭太多,想着退伍回乡弥补亲情。可当他听到组织需要时,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

在岗巴,总能听到抉择两难的故事。

机要干部樊青龙刚到岗巴戍守一年,医生下了最后通牒:“继续待下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休假回家时,妻子劝他离开岗巴,他拗不过爱人,满口答应。可假期一到,他又回到岗巴,只留下一份提前写好的遗书。

每当听到父母病重、妻子临产,每次听到爱人唠叨、孩儿呼唤,岗巴军人会有些许犹豫。

然而,尽管心中再挣扎、眼角有再多不舍,好男儿总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因为他们懂得:边关亦有家国情,自古有国才有家。

查果拉哨所海拔5300米,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35%,是最艰苦的哨所。可每年进点时,却有大量申请书飞向指挥部,能上查果拉成了岗巴军人莫大的光荣。

大学生士兵张伟初上高原反应剧烈,他没哭;女朋友与他“吹灯”,他也没哭;可当听到去查果拉的名单中没有他时,他却哭了。

上士颜红林在岗巴戍守八年,患上多种疾病,被迫脱下军装,可他无怨无悔:“我永远都是岗巴兵,只要国家需要,我的孩子还来岗巴站岗。”

营长胡广军,有多次调离边防的机会,但他自始至终选择坚守。不久前,他荣升副团,却依然舍不得离开岗巴。他向组织申请担任代营长,再次留了下来。

近10年来,“岗巴营”有30多名官兵主动放弃到低海拔地区工作的机会,有7名战士在读完军校后又主动申请回到岗巴。

问及原因,回答令人回味——尽忠即是尽孝,爱国便是爱家。

上篇:最高法核准两名性侵女学生罪犯死刑
下篇:天津港爆炸事故房损评估21日公布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