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5/8/m20150808947876daf5b44eb483c9332a2faab6be.jpg
据新华社西安8月7日专电(记者刘书云 陈晨) “当年在延安听过《黄河大合唱》演唱的同志们,想必记得那压轴之作《怒吼吧!黄河》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5-08/08/019345.html

等待处理…

《怒吼吧!黄河》吹响战斗号角

2015/8/8

据新华社西安8月7日专电(记者刘书云 陈晨) “当年在延安听过《黄河大合唱》演唱的同志们,想必记得那压轴之作《怒吼吧!黄河》。演唱临近结束的时候,那一阵阵震撼人心的军号和大鼓声,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生前一篇回忆文章中,《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诗人光未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内,广播中播放的《黄河大合唱》歌曲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个血与火的年代。7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文学艺术的热土,数以千计的“文艺青年”从各地奔涌而来。

那时的延安号称“歌咏之城”,从清晨到傍晚,从学校到机关到部队,处处回荡着歌声,而鲁艺正是这座“歌咏之城”的中心,汇集了一大批进步作曲家、作词家,是抗日救亡歌曲的一大发源地。一曲曲慷慨悲歌给了诗人光未然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灵感。

“作为《黄河大合唱》8个篇章中的压轴曲目,《怒吼吧!黄河》是最高潮。它以富于诗意和浪漫的笔调,以气吞山河的气势,从中华民族的苦难入手,展示出危亡时刻全民族奋起抗战、抗日烽火遍神州的壮阔图景。《怒吼吧!黄河》是向全国人民发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号角。”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妮说。

1939年首次演出后,《黄河大合唱》迅速传唱开来,一批又一批革命志士跨过母亲河的惊涛骇浪奔赴抗日前线,也有无数进步青年跋山涉水奔赴圣地延安,找寻民族救亡图存的精神灯塔。

上篇:传承英雄精神 锻造北疆雄师
下篇:讲述“我心中的英雄”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