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5/6/m20150618240f7ccf171746e482ad212f6aa495c7.jpg
以任何与科学本身无关的条框,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外都涉嫌歧视,是对他人机会的剥夺,不利于科学发展。 最大的偏见是意识不到偏见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5-06/18/017677.html

等待处理…

玩笑背后的性别偏见不能一笑而过

2015/6/18

以任何与科学本身无关的条框,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外都涉嫌歧视,是对他人机会的剥夺,不利于科学发展。

最大的偏见是意识不到偏见的存在,以至于许多对女性的侮辱被忽略,失去正本清源的可能。

□ 佟吉清

时至今日,不会有人公开质疑男女平等的政治正确性,但当女性遇上科学,还会出现以戏谑玩笑为幌子,行歧视之实而不自知的偏见言论。前不久,英国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蒂姆·亨特就“大嘴惹祸”,在公开场合主张实验室“男女隔离”,涉嫌歧视女性遭遇猛烈抨击,不得不辞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荣誉教职。

现年72岁的亨特有令很多人望尘莫及的成就,因发现控制并调节细胞周期的细胞周期蛋白,与两名科学家共同获得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学术造诣不能为观念的进步背书,这位科学家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世界科学记者大会上说:“让我告诉你女人带给了我哪些麻烦……她们出现在实验室时就会发生这样的三件事……你爱上她们、她们爱上你、你批评她们,结果她们哭了。”按照他的说法,男性和女性就不该在同一间实验室工作,否则会引发混乱。

这样的言论随即引发科学界的强烈不满,并在公共舆论空间持续发酵。据报道,同样参加世界科学记者大会的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新闻系的系主任康妮·圣路易斯说:“难道这位诺奖得主认为我们仍在维多利亚时期吗?”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药理学名誉教授大卫·卡胡恩表示,亨特的评论对于女性发展而言是个“灾难”。一位女性博士后研究员在推特上写道:“亨特每说一句话,就激发出一个坚持女权主义的女性科学家存在于世。想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我们’吗?”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发表声明,说该学院是英格兰地区第一所按同等条件录取女性的大学,亨特因这番言论辞去荣誉教授职务,这是学院致力于性别平等的结果。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科学需要女性》的声明,强调科学需要充分利用所有人的研究能力,表示欢迎更多女性进入科学殿堂。

劈头盖脸的各种责罚,把亨特逼到BBC节目上道歉,但他同时声称,那些话确实是他内心所想,自己“不是贬低女性”,只是“说了实话”,“无心的玩笑被大家当真了”。如此这般表白,口头上承认冒犯,内里充满着不屑,轻描淡写地把歧视言论,定性为无恶意的幽默,缺乏应有的真诚和悔意,言下之意,不是他的观念有问题,而是公众小题大做,敏感过度。这副被人误解的无辜状,既以示弱的方式减轻甚至推卸本该承担的不利后果,同时表明对女性的偏见已经内化为思维定式而麻木不仁。

以任何与科学本身无关的条框,将一部分人排除在外都涉嫌歧视,是对他人机会的剥夺,不利于科学发展。亨特的言论加深了“女生不适合科学研究”刻板成见,让人们对这一陈旧观点更加确信不疑。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歧视往往无意识地铭刻在人们的头脑中,成为习惯并向更广泛的人群施加影响,反映出偏见的深厚积淀。几天前,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对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的一句“溢美之词”招来涉嫌性别歧视的批评。他在孟加拉国一所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我对孟加拉国总理(应对恐怖主义的坚决)感到高兴,尽管身为一名女性,她能公开表达对恐怖主义零容忍的态度。我要向她的勇气致敬。”这段话引发舆论炮轰,有网友提出,“身为一名女性”的说法让莫迪的“大男子主义”暴露无遗。

陈旧和先进观念的较量,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像拉锯战一样你进我退,而最大的偏见是意识不到偏见的存在,以至于许多对女性的侮辱被忽略,失去正本清源的可能。以调侃甚至“赞美”的方式弱化女性地位,贬低女性形象,不像就业歧视、家庭暴力那样,伤害对象明确,侵权后果明显,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说的人不以为意甚至自感聪明而得意,听者通常也会一笑而过不去深究。此番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丢脸”的尴尬告诉人们,性别歧视是不能碰触的“雷区”,一脚踏上去就得付出代价。

享受科学之美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我们要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机会按自己的兴趣为之付出努力,不因性别而改变。在这方面,诺奖得主更应该树立一个好榜样,公众也要对无意识歧视保持高度的敏感。

上篇:没有了
下篇:“快递被冒领担责”让消费者不再弱势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