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5/5/201505213168628da45d4f9e85d010e23087668c.jpg
■ 本报记者 陈若葵 如果你的孩子高考成绩会高于一本录取分数线,但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录取线还有一定距离的话,在以往,你的孩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5-05/21/016714.html

等待处理…

你家的“中等生”也有机会“游学”中外名校

2015/5/21

■ 本报记者 陈若葵

如果你的孩子高考成绩会高于一本录取分数线,但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录取线还有一定距离的话,在以往,你的孩子进入部属高校学习无疑是一种奢望。然而,今年,这样的历史将被改写。

近日,北京市推出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为成绩可能会过一本线且仅能考入北京市属高校的考生提供了一种进入知名部属高校和国外名校学习的可能。北京市推出的这一高考改革举措引起了大部分高三考生、家长的广泛关注。这一政策利好于考生的内容有哪些?它会给北京市的高考带来哪些深刻的影响?

为一本线上考生量身定制

学习成绩处于何种水平的学生更适合报考“双培计划”?对此,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那些成绩刚好过一本线,但离985、211院校还有一些距离的学生,以及一些成绩在一本线上下徘徊、经过最后一个多月的冲刺高考成绩能提高一些的学生,都有可能受益于“双培计划”。

这个计划让处于一本线边缘的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

黄希是北京市丰台区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在班里算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可和一些名校的学生比,也就能算个中等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及刚刚过去的一模考试中,她的成绩只比一本线高10分左右。她自己心里清楚,以这样的成绩考入部属重点大学,如同天方夜谭。而“双培计划”的出现,让她怦然心动,她觉得自己有进入重点大学读书的希望了,内心平添了美好的憧憬。黄希说:“‘双培计划’的学生可以从市属院校进入部属院校学习,这对我来说,诱惑力很大,希望在最后的一个月中再拼一拼,争取高考总成绩再提高二三十分,那样,进入‘双培计划’的把握会更大一些。”

据了解,今年不少高三考生和家长都看好“双培计划”。家长罗女士对此更是期待,她告诉记者:“我女儿的成绩比较尴尬,高于一本线30分左右,但考上理想的部属高校又有一定的难度,可说心里话,上市属高校总有点不甘心,所以一直很纠结。今年有了‘双培计划’,我们全家心里都踏实多了。我们打算报考其中的几个专业,如果女儿能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我觉得她被录取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当然,也有部分家长和学生更倾向于“外培计划”。

王先生希望儿子能在大学期间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一直关注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和专业。他说:“本打算让儿子报考国内高校的‘2+2’、‘3+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今有了‘外培计划’,我们就首选这个项目了。因为其中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和北京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相吻合,如果孩子能被‘外培计划’录取,学成之后或许更容易就业,对个人未来的发展也会更好。”

然而,也有少数家长对“双培计划”心存顾虑。如果按目前的成绩考虑,北京市丰台区高考生梁超有很大的把握考入“双培计划”,但他的妈妈孙女士却对此有些担心,她认为,即便梁超被送到名校上课,但毕竟高考时儿子与名校学生有着几十分的差距,到名校后能否跟上进度,又是否会受到排挤,这些都不好说。

对此,有高校负责人表示,对“双培计划”的学生计划采取合班上课和单独授课两种方式,他同时认为,学生之间的差别不是知识的差别,而是学习习惯的差别。

郊区县学生更受益

“双培计划”中长期访学项目将惠及所有北京市户籍的生源,而远郊区县将获得更多改革“红利”。因为,它的招生名额将采取平均分配方式分配到各区县,这就意味着高中生源相对较少的远郊区县将获得更多实惠。据媒体报道,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考生人数是12050名,而延庆的考生只有1410名,门头沟的考生不足1000人。这样,“双培计划”的招生名额平均分配到这三个区时,延庆县、门头沟区的考生享受到这项改革新政带来的福利几率将远远大于海淀区考生。

这项改革措施也给一些低年级学生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网友“晴空万里”表示,自己是一位顺义区的家长,儿子读初三,面临中考。之前,他考虑到顺义区的教学质量比市区学校弱一些,希望儿子通过中考能考到市区的高中读书。如今,他有些动摇了。“如果儿子在我们家门口的学校读高中,如果他是个中等生,三年后将比他在市里读书有更大的机会入选‘双培计划’,接受更高一级的优质教育,那样,孩子的竞争压力会小一些。”“晴空万里”说。一些家长认为,有了“双培计划”,学生留在远郊区县读书也有机会上好的大学,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大福音。

专业前景抢眼

据了解,此次由北京市政府部门深度参与的“双培”“外培”等计划,不仅筛选高校,更从总体上设计了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配备、学生专业等内容。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双培”“外培”所选择的专业,是北京市紧缺的专业,是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围绕首都高精尖发展的思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选择的100多个专业都是非常有前景的专业,包括文理科和艺术类专业。

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今年招收“双培计划”101人,在英语、法学和新闻等专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属院校按照“3+1”的模式培养学生。在“外培计划”中,英语、工商管理、酒店管理和葡萄牙语4个专业将分别计划安排学生,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等知名高校学习。

有机会进入部属知名高校学习,对北京的高考中等生来说是一种诱惑。但是,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机会,有学生和家长担心,部分能够考入北航、北邮、北科等部属高校的考生也会被吸引,转而报考市属高校中参加“双培”“外培”计划的专业,这有可能大大提高“双培”“外培”计划专业录取门槛。

解读

何谓“双培”“外培”

“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根据安排,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2000名左右优秀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到20余所中央高校的110个优势专业中,进行为期2~3年的中长期访学。这意味着,北京生源考生考上了市属高校,仍有机会利用超过一半的时间进入在京的部属高校学习,享受部属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据悉,目前北京市教委正探索入选“双培计划”优秀学生同时获得访学部属高校学位证书的创新机制和具体细则。届时,入选“双培计划”的优秀学生经考核合格者可同时获得市属高校和部属高校两所学校的学士学位。

“外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北京市教委将建立若干个北京高等教育“外培计划海(境)外基地”,接收市属高校学生进行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外培计划”2015年计划招生300人左右,学生不缴纳额外费用,访学所需经费全部由北京市级财政埋单。北京市政府为每位参加“外培计划”的学生提供30万元/年的支持,共计2年。这就为更多的市属高校学生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更为家庭贫困学子提供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朋友比学习不好更可怕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