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4/12/201412039012fbc659ab48f2889f6b603b0041be.jpg
这是一组关于“目标”的故事。 杨丽萍和孙秋艳面临的目标都是远大的:一个要造股市的奇迹;一个要接住“巨人”的事业。任重道远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4-12/03/011354.html

等待处理…

焦点新闻人物

2014/12/3

这是一组关于“目标”的故事。

杨丽萍和孙秋艳面临的目标都是远大的:一个要造股市的奇迹;一个要接住“巨人”的事业。任重道远,好在她们信心满满。

IPO不成,借壳未果,“云南文化” 挂牌新三板,成为首个登陆新三板的舞蹈演艺企业

杨丽萍:看我“孔雀”怎么吃“螃蟹”

人物

杨丽萍:从舞者到商人

如果不是因为杨丽萍,一家公司挂牌新三板其实引不起多大的关注。
杨丽萍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以“孔雀舞”闻名,被称为“孔雀公主”。自1988年登陆春晚被人熟知,其后,又多次登上春晚舞台。2003年从中央民族歌舞团退休后,杨丽萍又创作了大型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并凭该剧在2005年获得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
2012年,其又创作了《孔雀》,并带着剧组到各地巡演。虽然1958年出生的杨丽萍已经56岁了,11月,她带剧组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举办了杨丽萍创作《云南映象》十周年纪念演出。
在成功的艺术人生背后,杨丽萍还是一个商人。她希望旗下的公司能够实现A股上市。借壳上市未果后,杨丽萍的公司选择在新三板挂牌。以这样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后,杨丽萍也完成了从舞者到商人的转变。
在舞蹈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杨丽萍,在商业领域想要取得同样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朱星

刚刚过去的11月,对杨丽萍来说,是个特别的月份。11月3日,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南文化”)完成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舞蹈演艺企业;11月,《云南映象》走进国家大剧院。这是《云南映象》2003年公演后,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作为云南文化的实际控制人,现年56岁的杨丽萍,完成了从舞者“孔雀公主”向商人的转变。“小时候,再艰苦、再劳作,全村人都会用唱歌跳舞来让自己的灵魂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找到美好的感觉。上市、艺术、文化也一样,只要用最自然的方法来创作、经营、生活,就会继续找到美好的感觉。”当问及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的关系,杨丽萍的回答温柔却坚定。

业内认为,在尚无演艺公司登陆A股的现状面前,云南文化希望以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为跳板,曲线登陆A股。然而,云南文化依靠的是杨丽萍创作并领舞的《孔雀》和《云南映象》两部戏得以盈利。这也让云南文化警示,存在“过于依赖杨丽萍个人表演和创作能力的风险”。

借壳未果 挂牌新三板

11月3日,云南文化挂牌新三板,证券代码为“831239”。杨丽萍持有云南文化69.475%的股份,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并担任董事长,实际控制公司的经营管理。此时,距离今年2月25日,云南文化借壳*ST天龙失败不足10个月。

2011年2月,云南文化的前身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杨丽萍以货币的方式,缴纳了100万元的注册资本,拥有公司全部股权。2012年6月,云南文化引入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创投”)等5位投资人,共获得了3000万元的投资,出让了公司30%的股权。正是在深创投的推动下,拉开了云南文化进军资本市场的序幕。深创投曾表示,将推动杨丽萍公司三到五年内在A股上市。一年半后,云南文化就得到了一个借壳上市的机会。

2013年,*ST天龙连续亏损,面临退市风险,开始寻求保壳方案。2013年12月25日,*ST天龙发布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收购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全部股权,以现金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收购桂林广维文华全部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后者系“印象·刘三姐”的运营公司。

不过,这次广受市场关注的重组,却以破产告终。媒体报道称,可能是因为*ST天龙存在巨额债务负担,导致重组方信心受挫。

最终杨丽萍选择了新三板这一平台。据媒体报道,11月13日,云南文化新三板挂牌新闻发布会上,公司的宣传视频提到“争取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上市”。

两部戏占主营业务七成 剧目创新迫在眉捷

从主营业务上来看,云南文化的收入构成比较单一。云南文化主要从事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大型歌舞、舞剧的创排及演出,并从事剧目创编、形象代言等衍生业务。

云南文化表示,其演出的主要剧目为《云南映象》《孔雀》《云南的响声》等。目前,《云南映象》作为定点演出剧目,在昆明的云南艺术剧院演出;《孔雀》《2014版云南映象》为巡演剧目。2010年底,《云南的响声》由于演出场地数量的限制暂停上演。

《云南映象》每年演出300场以上,全年观看人数超10万人。《孔雀》于2012年8月在昆明完成首演,其创作人员包括杨丽萍、叶锦添、萨顶顶等,从首演以来,已完成了上百场的全国巡演。

财报显示,2012年至2014年上半年,云南文化分别实现营收3215万元、5044万元和1328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94万元、1341万元和126万元。其中2014年上半年,其营收和净利都出现下滑。对此,公司解释称,剧目演出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特征。

以《云南映象》和《孔雀》为主的剧目演出收入,占云南文化主营业务收入的70%以上,2014年上半年剧目演出的营收占比为75.6%。其中《云南映象》的票价分为四个等级,最便宜的丙票每张140元,最贵的vip票每张400元。

与此同时,剧目演出的毛利率处于下降状态,由2012年的40.26%下降至2013年的26.38%,201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2.28%。云南文化称,2013年,《孔雀》进行全国巡演,以及提高演员工资,使营业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滑。

在剧目创新上,云南文化正在创作的《五朵金花》预计于2015年完成,于2016年在大理上演,计划每年演出超过300场。

在依靠两部戏盈利的同时,云南文化获得了政府补贴提升净利润。2012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云南文化分别获得了255.1万元、355万元和480万元的政府补助,占公司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8.54%、26.47%和381.23%。

云南文化表示,政府补助构成本公司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内,如果政府补助金额发生变动,仍将对本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文化演艺公司遇上市难题 演艺市场还待开发

云南文化在新三板挂牌后,被有的媒体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媒体第一股”。不过,在A股市场上,至今还没有文化演艺公司的身影。

此前,也有文化演艺公司试图IPO。2012年杭州金海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金海岸”)就曾提交了上市申请。金海岸官网介绍,金海岸是一家以剧院连锁“金海岸演艺大舞台”为主业,以旅游演出《西湖之夜》、国内外巡演《中国映象》及相关文化创意项目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文化企业。不过,2013年3月,金海岸撤回了IPO材料,上市中断。

2012年云南文化引入深创投等投资者时,就提出IPO的目标;2013年IPO放缓后,云南文化又谋求借壳上市。

据媒体报道,在新《旅游法》明文禁止零负团费、强迫购物及参加自费项目导致游客锐减的背景下,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的云南文化在资本市场上面临一些问题,加之公司主要剧目创作、销售严重依赖杨丽萍的个人表演和艺术创作能力,也使资本市场抱有疑虑。

不过,云南文化已经认识到上述问题,目前公司已成立“北京杨丽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营舞台科技创造及制作,“云南杨丽萍影视发展有限公司”主营纪录片、广告片等制作与拍摄。

艺恩咨询副总裁侯涛表示,目前我国演艺市场还待开发,市场空间相对较小,还未产生较大规模的公司。至于云南文化,侯涛表示,该公司依靠的是杨丽萍的影响力,这种依赖有一定的风险,公司需要寻找到新的盈利点。

与任志强搭档多年,行事风格与任的“高调”相反。业界评其努力、勤奋、管控严

孙秋艳:我以“低调”接“高调”

■  本报记者  刘月辉

华远地产正式告别了“任志强时代”。11月25日,华远地产发布公告称,已于24日选举孙秋艳担任该公司董事长。
新任董事长孙秋艳极少在媒体前曝光,却是华远地产元老级人物。公开资料显示,1962年出生的孙秋艳,毕业于华北水利电力学院水电工程建筑专业,为高级经济师。1987年加入华远集团后,历任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远京通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等职务,2002年起任华远地产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任志强高调退休
任志强已经在微博上将职业改成了“退休老汉”,宣告退休生活正式开始。11月24日下午,任志强更新了自己的微博,他写道:“刚刚主持完临时股东大会,代表二股东投出决定性的一票。选举出了新的董、监事。他们开始召开新的董事会、监事会和新的领导班子及管理机构。我终于卸任了。从宣布临时股东大会结束,走出会场起,我自由了。”
任志强曾表示,相信年轻人会做得更好,自己决不当“太上皇”。关于华远的未来战略,任志强表示,目前华远地产的商业部分占比例还不够大,每年通过出租物业取得的资金不到一个亿,华远有计划地加大持有型物业的投资,障碍在于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
低调女高管接棒
其实,任志强长期专注公益,华远地产的大小事务早就由孙秋艳等高管把握,此次任志强退休将不会对华远地产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今年5月,有关机构发布的《2014房企高管年薪百强排行榜》显示,孙秋艳以767.62万元的年薪排名第22位。在福布斯发布的2014年A 股上市公司薪酬榜中,孙秋艳以768万元排名第四。虽然年薪排名较高,但相对于原来备受舆论关注的“大V”任志强,孙秋艳的出镜率很低。华远地产内部人士表示,孙秋艳等华远高管作风低调。
记者试图找到更多关于孙秋艳的信息,但只百度到一篇《华远地产孙秋艳:优秀合作伙伴成就品质建筑》的发言稿,其低调程度可见一斑。这是2011年10月,正值华远地产二次创业十周年,在公司召开的优秀合作伙伴大会上,她作为公司总经理发言。在这个100余家房地产产业链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长远合作,共担风险”的房地产战略合作机制的大会上,她表示,只有结合起行业内优秀的合作伙伴资源,华远才能承担起社会赋予的企业责任。谈及当时的地产业状况,她说,“目前地产业的发展面临新形势的考验,但我们坚信机会与挑战并存,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更需要对内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对外持续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合作,未来华远地产的发展壮大仍然离不开合作伙伴们的信任和支持。”从简短的发言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孙秋艳对于合作创造新价值的认同。
据一位熟悉孙秋艳的人士表示,孙秋艳“很努力、很勤奋、做事非常有条理”,对流程管控要求严格。孙秋艳之前和任志强搭班子多年,一起推动了华远地产的健康运营,公司利润率、净资产回报率都很高。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任志强的高调和公众化色彩,以孙秋艳为代表的更显低调务实的新高管团队,会给华远地产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上篇:没有了
下篇:每周新闻人物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