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cpaper.cnwomen.com.cn/Img/2014/7/2014072352a82dd3a82c415580ff55efd1058995.jpg
编者按: 受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女市长教育慈善基金的委托,北京海燕艺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最近组织有教学经验的音乐教师,和来自
http://ph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4-07/23/005153.html

等待处理…

音乐下乡,我需要支持

——对话北京海燕艺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海燕

2014/7/23

编者按:

受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女市长教育慈善基金的委托,北京海燕艺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最近组织有教学经验的音乐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人志愿者到四川雅安芦山、天全两地农村小学,为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培训,收到很好效果。基金会与艺术单位合作,由基金会组织、出资,专业机构提供专业的高质量的工作,达到服务社会、援助社会的目的,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也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我们期待着参加这种合作的机构越来越多。

■ 本报记者 云梦泽

记者:芦山、天全地处偏远,属四川盆周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对封闭,芦山去年又刚刚发生强烈地震。你们这次“音乐下乡”,老师们都是很有水平的音乐人和音乐教育者,当地的老师、学生喜欢吗?他们接受吗?

刘海燕:很出乎意料!刚下去时心里也打鼓,因为前期了解到,当地的音乐教育相当落后,小学里几乎没有专业教育出身的音乐教师,不少学校的音乐老师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的,有的学校根本不上音乐课,几乎是没有什么音乐基础。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去教音乐,会不会没几个人来?来了会不会也没兴趣?学了,会不会也学不会?会不会水土不服呢?

结果完全相反,尤其是与孩子们的互动,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与志愿者老师的投入,孩子们音色的纯净与老师们“专业而不失趣味”的精专,形成强烈互动!两个教学点,分别有近二十所学校的音乐教师、百余名学生参加教学培训。他们每天准时参加,学得非常认真、非常努力、非常专注,和老师的互动也非常好。每个人眼睛里都闪动着兴奋的光芒,学校里不少没有被选上的学生天天趴窗看门外听,我们都非常感动。

记者:你们的教学时间不长,只有五天。这样短的时间,这样差的基础,教学成效怎样?

刘海燕:还是出乎意料!对孩子们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合唱、陶笛、简单的打击乐器及音乐赏析等;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合唱团的组建、童声训练及指挥图示、陶笛演奏和教学、钢琴伴奏等。短短五天的时间,支教老师根据学生声音特点,采用童声发声法进行分声部训练。对多声部合唱《嘀哩嘀哩》和《小纸船的梦》,加入音乐及情感的处理。另外,在陶笛教学中讲解了陶笛的构造、发声原理和演奏姿势,集体进行长音吹奏练习、指法练习。短短的四天时间孩子们就可以用陶笛吹奏《小馒头》《玛丽有只小羊羔》等练习曲。其中《小星星》和《龙的传人》还加入了打击乐器合奏。多声部合唱已经很有味道了。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乐,真正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在支教的最后一天,也就是第五天,师生们进行了可以说是精彩的汇报演出。支教老师和师资培训老师们以一曲《日光稻香》陶笛合奏曲,拉开了汇报表演的序幕;五十多名孩子们的陶笛与打击乐合奏,更是让人震撼和感动。短暂的5天学习和排练竟然能吹奏出如此有韵律而美妙的乐曲!合唱团的五十余名孩子们,则更是让我们感受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这不仅仅是对音符的歌唱,而是音乐与心灵的互动,更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记者:像你所说,山区的音乐教育条件较差,师资、学生基础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好的效果?

刘海燕:首先,音乐教育一定要有好老师、好方法。不同的教师所教的效果相差很大,这一点在艺术类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支教志愿者们均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教学经验。我们海燕艺苑历经十余年教学研发和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实用而精进的教学体系。秉承“学会的是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教学宗旨和“专业而不失趣味”的教学理念,运用开放、自由而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我们有一个学生走向专业的音乐道路,成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音乐高才生。考虑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我们又在全国招募了几位志愿者,如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山西的小学音乐老师、中央电视台的编导等,他们都是非常有爱的音乐人。

再有就是这些芦山、天全的孩子们过去没有机会见识高水准的音乐,很少体会好的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孩子们一旦参与,有了体会,便全身心投入,他们太需要好音乐了。

边远山区的孩子们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声音的纯净度比城里的孩子要高,所以一旦有好的指导,效果就出来了。他们唱得好,我没想到,其他老师也没想到,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越唱越起劲,越高兴。如果条件允许,在当地选一些孩子,加以较多时间培训,我有信心培养出全国水平的合唱团来。

记者:音乐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段,你是资深的音乐教育家,这次选择去年的地震灾区进行音乐教育,是否有通过这种方式为灾区出力的想法?效果怎样?

刘海燕:音乐治疗在国际上很成熟,在中国还刚刚兴起。凡是大灾,必在人的内心产生创伤,尤其是儿童。音乐治疗会对这些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效果,时间在灾后两年之内都有效。我们不是专业的音乐治疗机构,但参加普通的音乐活动也会大大改善人的心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治疗效果。这也是我们要选择灾区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从培训中我们也看到了这种效果。五天下来,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识谱,学会了吹陶笛,学会了多声部合唱,更是与支教老师们有了一份默契,那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连接,令人感动。有一个孩子悄悄送给我们老师的是握在手里的汗津津的两块糖,孩子们在关心别人,在学会感恩。我们希望音乐教育成为灾区救援的一种常用方式,在以后的救灾中发挥作用,现在做得还很不够。

记者:这一次“音乐下乡”是你受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女市长教育慈善基金的委托进行的。现在,政府、公益组织通过购买专业机构的服务,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是一种在探索中的模式。你如何评价这次合作?

刘海燕:非常感谢基金会。没有他们的支持、指导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应该说,全国好的音乐教育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但像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顶级学院的老师利用假期“上山下乡”,偶尔去还可以,长期坚持不大可能。民间音乐教育机构拥有众多音乐教育人才,但他们对边远地区的组织资源不行,而且由于民间音乐培训机构都不可能是大规模经营,所以经济资源也不够。

我们很早就想过将专业的音乐教育送到乡村,但苦于没有机会,没有资金。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有组织资源,也有经济资源,得到他们的支持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下去之前,基金会与我们多次讨论,反复推敲,非常详细地确定了“下乡”计划的所有细节,没有他们对援助活动的丰富经验和审慎态度,“下乡”不可能顺利成功进行。我认为如果能得到更多基金会的支持,音乐“下乡”这件事就能做下去,而且会越做越好,因为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太需要了。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并购推手雷瑟斯
分享到

© 2019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