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4月21日,6名女生在广东工业大学门口脱去上衣,高举“放下有色眼镜”“重视女性价值”“我们需要一个平等的工作机会”等内容的标语牌。据悉,这是由某女大学生维权组织策划的行为艺术。相关照片在网络上疯传,并引来众多关注。裸体抗议,到底是恶俗炒作,还是女性面临歧视顽疾的无奈之举?
女生脱衣表达平等就业诉求
4月21日上午,在广州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门口,6名女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下上衣,高举“放下有色眼镜”“重视女性价值”“我们需要一个平等的工作机会”等标语牌,引起路人围观拍照。据称,此前她们穿着统一的白色T恤,上面写着“撑男女平等,反歧视”等粗黑的标语,戴着白色的帽子,穿着牛仔短裤,并向过往的女大学生发放传单。
据悉,这是某女大学生维权组织策划的。该组织负责人陈小姐此前曾主动联系媒体,称其正在广州大学城举办一场名为“跨越女性求职障碍”的行为艺术活动,希望能够得到媒体关注。
活动组织者之一的陈小姐说,国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就业,但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女大学生们面临着比男同学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是今年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她们更是遭遇比以前更厉害的歧视。
据称,活动组织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有超过1000名女大学生做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67.8%的女生认为求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43.6%的女生更是不止一次因为性别被用人单位拒绝,她们希望用这种“夸张的艺术”,能够帮助千千万万女生找到工作。
维权?情色?各方观点不一
这种“视觉维权”的行为,也迅速引发各方热议,开始迅速发酵。
有评论认为,用“赤裸”的方式表达女性们在就业上所受到的性别歧视,着实是无奈之举,因为,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她们应当知道,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种“赤裸”的方式,自然会引起公众的高度注意。或许因舆论压力,解决她们的诉求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对于其他众多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能否解决仍是一个大问号。
也有评论认为,以情色作筹码兑现“个人价值”,这恰恰是在性别歧视的伤口上撒盐。广州这些以脱衣抗议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虽然未见有明确的商业目的,但不幸的是这无自尊无自爱的一脱,给女性歧视提供了新的理由,或者说本身就是对女性的一种歧视。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多数网民特别是男性网民的关注焦点和就业性别歧视诉求之间也出现了明显偏差——消费女性身体意味着大于关注就业性别歧视的讨论,许多人竟然只是对女性的裸体、身材丰满情况等评头论足,这引发了女性在维权的形式选择上,还需要理性考虑基本国情和公众的接纳度,以便获得更多舆论支持的建议。(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