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沙小学是广西象州县水晶乡最偏远的一所山村小学,离乡政府所在地32里。古沙小学只有4名学生和一名老师,而4名学生当中有三名是留守儿童,还有一名是智障儿童。
廖富康老师从1982年参加工作开始,就一直在古沙小学任教。据他介绍,古沙小学以前正常情况下有七八十名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学生达到105名。2011年,当地整合教育资源,实行撤点并校,古沙小学就只剩下4名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少,上级给的经费就少。买一些书,交些电费,就用完了。”廖富康说,学校里基本没有什么教具,他只能用粉笔盒、木板、树枝等材料充当教具。
四个孩子所在的村屯离学校都比较远,好在有三个孩子与廖老师同住在一个叫寨松村的村里。这个村离学校5里路,孩子们平时自己走路上学需要40~50分钟,于是护送孩子们上学也就成了廖老师每天的工作之一。
“最担心的是雨季,经常在上学半路下起雨来,措手不及。”廖富康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孩子们的午饭问题,“平时孩子们都是自带午饭到学校吃,天冷的时候,就用电饭锅暖一下,但如果停电,就只能吃冷饭了。”
尽管条件艰苦,但孩子们从未放弃过梦想。学生廖杏丽告诉记者,她父母都是残疾人,身体不好,所以希望“长大后当个医生”。廖龙英则希望当个老师 ,廖秀丽要做个科学家。在师生五人的共同努力下,三年来,古沙小学年年获得全乡的教学质量综合奖。(龚坚 本报记者 高峰)